看似神秘而冷漠的高墙院内,有一群特殊的警花:每天在电网铁门内工作,面对涉嫌各类刑事犯罪的女性在押人员,同样身为女性的她们用细腻和耐心,关怀感化着一颗颗被阴霾覆盖的心灵,使迷途羔羊走向新生、重拾生活信心。她们是严师,是护工,亦是朋友,是亲人。"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进了宝安区看守所,记录了这些"铿锵玫瑰"别样的工作与生活。
"与世隔绝"的工作年复一年
在平常百姓的眼里,看守所是一块冷峻与神秘的禁地,与世隔绝。的确,管教民警的工作颇为特殊,进入监区不得携带通讯工具,上班时都必须将手机放在备勤室,所以与外界断绝了联系。女管教民警于玲就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了近十年,时间较短的张小红也已在这工作三四年,而刘文香从2000年开始做管教民警,到现在已经十几年了。
宝安区看守所共有6位女管教民警,平均年龄四十来岁,几乎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和其他女性一样,每天牵挂着父母、丈夫和孩子。然而穿上警服的她们却巾帼不让须眉,做着与男管教民警一样繁重的工作,要抛弃红装着武装,要每天在枯燥的环境中面对特殊的群体,保障在押人员的安全、健康,了解她们的精神和心理状况,责任与压力都十分大。"监所无小事,事事系安全,必须24小时严防死守。"于玲说,工作时,除了与在押人员谈话,还要定时巡视。为了更方便管理,她们的"办公桌"都移至监室门口,主动掌握在押人员的一举一动。
女警们说,在这个岗位上的女警们都算不上称职的妻子、母亲和女儿。"孩子小时候基本都是家人帮着带,家人有个小病也往往顾不上。"由于平时不能使用通讯工具,家里有事都联系不上她们,只能通过监管区外的传达室转达。"现在我们家人都习惯了,一般没有特别急的事也不会找我。"
用大爱融化冰封的心
由于生理和心理的特殊原因,女性在押人员往往比较敏感脆弱,情绪更不稳定。有的在押人员年纪不大,却因工作受到牵连而触犯法律,于是对自己的未来感到绝望;有的惦念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情绪起伏很大;还有的患有严重抑郁症,甚至有暴力倾向和自杀倾向……这给女管教民警的工作带来了不少难题。
然而,细心又耐心的女管教民警们对负责监管的在押人员的家庭背景、案件缘由、健康状况都了如指掌,还时常与她们谈心,用关爱换取信任,打开她们紧闭的心扉。一年前,21岁的林某某因涉嫌诈骗被羁押,年轻的她叛逆、倔强,对待父母冷漠粗暴。于玲了解到她的经历后,主动找她谈心,关心她的生活,用她干活利落的优点鼓励她。"慢慢地她被激发了上进心,于是也改变心态,不但积极劳动受到表扬,还主动给家人写了信。"于玲说,现在林某某已刑满释放,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亦师亦友的真情交流,让不少在押人员对女管教民警有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有的出去以后还带着鲜花来看我们。"提起这些,她们很是欣慰。
"女性管教民警在心理沟通上会更加深入细致,像关注晴雨表一样,无时无刻不关注在押人员的情绪变化。"张小红说,"虽然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但人格是平等的,我们不会对她们另眼相看,只把她们当作无知犯了错的孩子。"她们用爱心、耐心和关心,驱散在押人员的心灵阴霾,融化了心灵的坚冰。
鼓励在押人员戴罪立功重获新生
刘文香说,为了更好地与在押人员沟通,管教民警都会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一方面解除她们的思想包袱,慢慢地她们会主动找我们说自己的秘密,关于家庭的、情感的,像对家人、姐姐一样倾诉;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她们及早认罪,配合办案机关的工作。"
2016年9月,30多岁的张某某因涉嫌贩卖毒品被羁押。刘文香了解到她的状况后,细心教育感化,令她的思想发生很大转变,积极回归正途的她经常主动劝同监室人员举报有价值犯罪线索。9月26日,张某某向看守所民警检举翁某某贩毒线索,半个月后,深挖专业队根据张某某提供的线索将翁某某抓获,当场缴获毒品冰毒2公斤。
女警们说,她们希望用大爱温暖女性在押人员的心,让她们懂得自由与正直的可贵,帮助她们修补受损的人生。高墙内的世界并非灰色而冰冷,这些"铿锵玫瑰"用青春、智慧、勇气和担当让这里洒满了阳光。
见习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