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正当时 追赶超越谱新篇——写在光明街道区划分设成立五周年

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杨睿娟
2021-08-31 14:30
收录于专题:走进社区看光明
摘要

2016年8月31日,光明街道经区划调整后,成为光明区新分设的六个街道之一。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今年已是光明街道追赶超越、砥砺奋进的第五年。过去的五年,是应对艰巨挑战的五年,是激情干事创业的五年,也是光明街道面貌巨变的五年。

2016年8月31日,光明街道经区划调整后,成为光明区新分设的六个街道之一。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今年已是光明街道追赶超越、砥砺奋进的第五年。过去的五年,是应对艰巨挑战的五年,是激情干事创业的五年,也是光明街道面貌巨变的五年。五年来,“红小二”服务队不断发展壮大,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传递温暖和力量;赣深铁路、地铁六号线相继贯通,城市的交通管网更加通畅便捷,为光明发展提供更多机遇、更大可能;大顶岭森林公园、虹桥公园等一个个绿色公园依山绵延,不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打造四季花开的公园之城......光明蝶变,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在光明这艘“冲锋舟”上,全体光明人同舟共济、冲锋向前,正向着光辉的彼岸勇敢航行。

夯实基层党建 打造光明最亮眼的一抹红

“聚光联盟”“红集市”“爱心饭堂”等一个个红色项目便民利民,给群众创造更多共建共治共享空间;“走一走左邻右舍,议一议邻里事务,解一解邻里纠纷,帮一帮邻里困难,守一守邻里平安”,一支支“红小二”服务队活跃在群众身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逐一化解;“青爱光明成长营”“追梦光明沙龙”等一个个红色学习品牌不断为干事创业提供精神食粮,供给动力源泉。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五年来,光明街道以改革破题,不断创新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实现基层党建亮点纷呈,基层治理成效卓著,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光明街道始终紧紧牵住基层党建的“牛鼻子”,创新构建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红小二’”四级网格党建体系,开创了城市基层网格党建新格局。

“披上红马甲我深感责任重大,能为社会做点实事我深感无上光荣。”老党员郑秋元说。截至目前,光明街道284支1300余人的“红小二”队伍不断为辖区内群众提供贴心到位的服务,用行动践行了“红小二”身上肩负的联络员、服务员、调解员、治理员、宣传员的“五员”精神内核,“红小二”党员服务队已经成为引领群众服务的鲜红旗帜。随着“红小二”服务辐射范围越来越大,服务人数越来越多,光明街道的“红小二”品牌也越擦越亮,被评为全区“最佳党建服务项目”,改革经验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等平台介绍推广。

经济高速发展 奋力打造高质量高颜值“城市会客厅”

“在光明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光明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迳口社区打造时尚生态谷,做成了一个高科技的农业示范园区,并在此连续举办了四次乡村振兴研讨会。”时尚生态谷公司副总经理胡泽宇说。发展高科技型的现代都市农业,不仅是光明街道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下好世界一流科学城棋盘中的重要一子。

五载春风化雨,五载春华秋实,光明街道牢牢把握“双区”驱动和光明科学城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多管齐下提升营商环境、善用资源招商引资,推动经济高质高速转型发展。2016年工业总产值为76.73亿元,而2021年仅上半年就已超过2016年全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07.03亿元。光明街道倡导人人都做招商员,引进大疆、康佳、研祥智谷、开立生物等诸多上市企业,华强创意产业园顺利打造成光明科学城“国际人才街区示范点”,实现高质量发展要素加快集聚,街道也正快速成长为“增长极中的增长极”。

从“深圳西伯利亚”到“深圳北部中心”,光明街道坚持打造高标准高品质的“科学家的家”,大格局规划城市蓝图,大规模释放城市空间,不断推进城市高质量高颜值发展。轨道6号线、外环高速等重大项目全面完成,光侨路、赣深铁路、光明大街等众多土地整备难关不断攻克,近年来不断推进中心区建设,奋力打造“城市会客厅”,五年来征转土地面积已接近600万平方米。赣深铁路土整仅用15天时间完成13.7万平方米土地、近200余栋房屋的整备签约工作,创造了光明土整新奇迹。

光明大街作为光明区“三横两纵”交通路网中的重要一“横”,是推动光明科学城发展的“大动脉”。自2020年起,大街共历经十三次集中清拆,目前已褪去了旧貌,蝶变后的崭新形象即将精彩呈现。

全力打造绿水青山 大幅提升光明形象

从脏乱差到“推窗见绿,开门见园”,是光明街道的群众这五年实实在在感受到的生态环境上的改变。在山水大文章上,光明街道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因地制宜、见缝插绿,全面铺开山、水、林、田、湖、草高度融合的绿色网络体系。

以山为脉,以“文化+旅游+城镇化”为主题的光明小镇和全市唯一认定的省级森林小镇立起光明“两镇”南北生态屏障,光明的绿色发展名片熠熠生辉;以水为魂,翠湖江南小镇绘制“春水碧于天”的美丽画卷;以绿为底,大顶岭森林公园、虹桥公园沿着森林蜿蜒盘旋,引导游客走进天然氧吧放松身心;以村为点,将拥有800年深厚历史文化沉淀的迳口古村创新打造成为迳口田园综合体,历史古韵和现代潮流碰撞出新的田园生机。

木墩河河心路段从原先的黑臭水体变成如今供居民休闲放松的街心公园,离不开光明街道在水体污染防治工作方面的严抓严管、久久为功。截至目前,辖区内5条河流全部通过“长制久清”评估,其中白花河、茅洲河、木墩河、楼村水水质达地表水Ⅲ类标准。山益其妍,水益其清,城益其美的光明画卷正在缓缓铺开。

民生福祉不断增加 群众幸福指数达到新高度

“翠湖碧水映衬迳口蓝天,白花炮楼穿越百载云烟......”光明街道精心创作的主题歌曲《光明在前》在辖区内广为传唱;被誉为“最美赛道”的深圳·迳口微型马拉松,一路繁花一路景,给跑者带来绝佳的运动体验;第四届深圳国际摄影大展光明街道平行展,用摄影作品记录光明从城中村到城市的变化,定格光明的美好瞬间......光明街道高质量文体活动精彩纷呈,有力展现光明的新形象新风貌,展示出“不一样出彩”的光明之美。

“光明这五年的变化翻天覆地,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生活在此我感到无比幸福和自豪。”光明街道居民说。五年来,光明街道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聚焦辖区“三难”问题,大手笔补齐民生短板,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打赢困难帮扶和对口帮扶攻坚战,光明街道低保人数从2016年街道分设之初的252户807人下降到13户33人,人数下降95.9%,彻底告别以低保为荣的历史。广西田林、汕尾捷胜对口扶贫的贫困户全部达标脱贫。法治街道建设稳步推进,“光明模式”深入践行,光明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已打造成为“省级群众诉求服务示范点”,中央政法委、国家信访局现场调研给予高度肯定。安置房分配有力有序,中小学学位不断增长,深圳实验学校等名校纷纷落户光明......

多少个日日夜夜灯火通明,多少个节日假期坚守在岗,光明街道五年来的成绩离不开全体干部百舸争流、奋楫争先的辛苦付出,也离不开群众的鼎力配合与支持。“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新征程催人奋进,光明街道将会持续发扬“闯”的精神,坚持“创”的劲头,提升“干”的作风,继续在下一个五年勇立潮头,朝着“绿色生态、宜居宜游、活力创新”的光明目标不懈奋斗!

实习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王奋强 通讯员 杨睿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