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2013-2016)》白皮书。其中通报,四年间全国法院共宣告3718人无罪,国家赔偿近7亿元。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之际,2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介绍了人民法院司法改革进展情况和亮点工作,并发布《中国法院的司法改革(2013-2016)》《中国法院的司法公开(2013-2016)》(白皮书)。
2016年,全国法院在前三年依法纠正重大冤假错案23件37人基础上,新纠正重大冤假错案11件17人,数量达到历史新高。其中,河北聂树斌案、海南陈满案均在社会引起巨大反响。这些冤错案件的纠正,重塑了司法保护人权、维护公平正义的形象。最高法表示,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还将抓紧研究制定健全发现和纠正刑事冤假错案机制的指导意见。
同时,2013年至2016年,各级法院依法宣告3718名被告人无罪,依法保障无罪者不受追究。最高法院还发布了一系列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及实施意见。这些改革意见坚决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证据裁判等诉讼原则,推动确立审判在刑事诉讼中的中心地位和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庭审实质化,从源头上防范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违法行为,确保裁判经得起法律检验。
据悉,2013年至2016年,各级法院共受理国家赔偿案件16889件,赔偿金额为69905.18万元。呼格吉勒图案、张氏叔侄案等刑事冤错案件的受害人及其近亲属均依法及时获得赔偿。
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 桂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