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中宣部发布文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文献的有关情况。
通读文献全文,三次提及“经济特区”,一次提及“深圳”。
文献在谈到“制定正确路线和战略策略”时,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试点先行,稳步推进”。文献指出,从建立经济特区到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从建设雄安新区到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等,党通过试点办法,积极而又稳妥地成功推进一系列重大改革。
文献称,试点先行、由点到面的工作方法,既实现了改革的“蹄疾步稳”,也将地方的创新精神融入中央的政策制定过程中,促进了中央和地方的良性互动,提高了政策的创新力和适应力。
文献还指出,改革开放极大解放了中国人民的思想,激发了人们的创新创造热情。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建设经济特区到“引进来”“走出去”,中国人民敢闯敢试、勇于创新,在中国大地上掀起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潮,为中国注入创新和发展的强大动力。
不断探索中前进的中国,把握世界大势,抓住和用好历史机遇。文献说,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施一系列对外开放重大举措,创办经济特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实施“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中国经济融入世界。
(原标题《深政观察 | 重磅文献中的深圳和经济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