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的感觉,才会有更细腻的打量和情感,才会有在内心深处涌动的小欢喜。
今天是8月26日,深圳的生日。
作为媒体的评论员,以往这个时候,总要写一些宏大叙事的评论文章。但今天,我想跟大家一起聊聊天。
十多年前我刚来深圳的时候,并没有想在这个地方长待下去。家人朋友都不在身边,时常会感觉孤独,也不知道未来在哪儿,总觉得早晚有一天会离开这儿。
可命运最喜欢干的事儿,仿佛就是推翻人的笃定。这么多年过去,就这样在同一座城市待了下来。
一个人要留在一座城市是需要理由的。同样,一座城市要让人喜爱,要能留住人,也是需要理由的。
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它的“势”很重要。简单说,一座城市是不是蒸蒸日上的、让人觉得日子有奔头的,决定着这座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双区驱动”这个词。深圳发展的目标明确了,而且各个领域的改革都风生水起,充满冲劲和活力,城市的大环境和自家的小日子都变得越来越好,这就会让人觉得有奔头。
近些年来,我还留意到一个细节,那就是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开始关心一些相对“细小”和“柔软”的东西。
比如蓝天白云,比如晚霞,比如深圳湾的候鸟,比如造访深圳的鲸鱼“小布”,等等。
有人说,这说明深圳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这当然是一种最直观的评价。而在此之外,你会发现这背后其实也闪现着一种正变得日益浓厚“家园感”。
有“家”的感觉,才会有更细腻的打量和情感,才会有在内心深处涌动的小欢喜。
今天是8月26日,是深圳的生日。
生日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日子。而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它时刻不同。
仪式感让人活得庄重。
命运让我们与这样一座山海之城联系在一起。
在这样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日子里,让我们祝福城市和家园,也祝福我们自己。
编辑 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