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名干部对50条道路“包干到路” 清水河街道推进市容环境卫生长效化管理

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通讯员 钟俐娜 陈楚豪
2021-08-25 22:17
摘要

为进一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建立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市容环境卫生的薄弱环节、部位以及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自8月1日起,罗湖区清水河街道为辖区50条道路分别指定了处级领导和科级干部负责挂点,通过“包干到路”,加强城市管理力量,让辖区的市容市貌和环境秩序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达到监管没有盲区、责任没有空白的目标。

为进一步推进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建立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市容环境卫生的薄弱环节、部位以及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热点、难点问题,自8月1日起,罗湖区清水河街道为辖区50条道路分别指定了处级领导和科级干部负责挂点,通过“包干到路”,加强城市管理力量,让辖区的市容市貌和环境秩序管理向精细化方向发展,达到监管没有盲区、责任没有空白的目标。

“包干到路”优化城管工作机制

据了解,为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清水河街道办事处施行“包干到路”,将辖区50条道路划分给了48名科级以上干部。交警、社区网格长、执法队队员、市容清扫班长、城市管理协管员也分别包干到路,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

挂点领导干部对各自分包的道路施行包卫生、包秩序、包立面的工作责任制,按照“巡查、反馈、协调、处置、督查”的流程进行督查管理。同时,利用现有市容市貌环境管理微信群,与网格平台进行对接,将检查、整改的情况及时反馈到微信群,以达到公开透明,快速处置的目的。

“二级管理”确保城管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清水河街道对50条道路施行“二级管理”。第一级是指挂点领导干部负责对分包道路进行日常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反馈,做好问题的处理跟踪与落实,并及时在微信群反馈整改情况;第二级是指执法队员、城管专干等人员每天不间断地对各个路段开展检查,发现问题或接到挂点领导干部的问题反馈后,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处置,并将处理结果报至挂点领导干部,确保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三级巡查”实现精细化管理长效化

为了让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常态化,除了由“包干到路”挂点领导干部构成的巡查外,清水河街道还不定期组织辖区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包干到路”工作进行暗访,街道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领导小组也会定期对城市管理工作进行督查,进而构成了清水河街道城市管理的“三级巡查”制度。

领导小组每周通报一次“包干到路”工作开展情况,对挂点领导干部发现问题不及时、处置不力的,责令限期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对造成重大影响的,将追究相关挂点领导干部的责任。通过压实责任、动态管理,确保清水河街道城市管理向长效化、精细化方向快速发展。

实习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冯庆 通讯员 钟俐娜 陈楚豪)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