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坪山区召开民生诉求系统应用平推阶段总结会,总结回顾前一阶段平推工作,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民生诉求系统应用平推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至此,坪山区23个社区全部完成民生诉求系统的应用平推,正朝着基层治理现代化方向,积极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民生诉求系统”改革2.0。
民生诉求系统应用
在社区实现“从无到有”
★系统账号全面开通。社区“两委”委员、专职工作者、“一支队伍”等共开通账号1956个,今年来,通过系统采集事件9.5万件,同比增长85%,实现治理事件、群众诉求一网办理。
★视频资源分类下放。下放一类、二类高清视频探头使用权限到社区,持续深化“AI+视频”探索,通过视频自动识别并上传系统办理案件千余宗。
★时空信息云平台多维导入。下放城市部件数据,做到每个城市部件主管单位、权属单位、养护单位、所属区域等信息清晰呈现。
★“5+X”数据全方位展示。建立基层治理数据库,包括社区人口、房屋、公共设施、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等基本情况,以及民生诉求“一网通”办理、一支队伍抓整治情况、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等情况,建立可视化数据大屏,根据需要向基层开放使用,推动基层治理数据资源共享。
★街道社区指挥中心建设有序推进。按照流程逐步完成方案设计、概算、项目实施等工作,推动“一网通”系统街道社区指挥中心项目建设。
民生诉求系统在23个社区全面开通后,让社区党委手中掌握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武器,打通体制内外、线上线下,使之成为基层治理的指挥系统、工作系统和预警系统,成为社区治理的大脑。
视频感知:及时消除社区安全隐患
通过民生诉求系统改革,为龙田社区下放了一类二类高清视频探头300多个。7月21日,受台风“查帕卡”影响,全市进入暴雨紧急防御状态,龙田社区工作人员第一时间通过民生诉求系统视频感知平台,查看相关区域重点探头,监察水位情况、积水情况,在河水水位达到桥梁底部时,就指挥应急人员拉好警戒线、疏导交通、撤离人员和车辆,并联系排水单位及时到内涝点进行排水,有效缓解社区内涝问题。
龙田街道龙田社区党委书记黄迎春表示:“这个视频感知平台,实实在在给我们社区书记提供了一双‘千里眼’,让我们的指挥调度工作更加有效、更加及时。”
噪音扰民:从“层出不穷”到“全面清零”
2020年9月至12月,关于“坪山某中心区域广场舞噪音扰民”民生诉求案件高达70余宗,投诉量占社区民生诉求系统总量的一半。社区每晚都要派一组队员到现场规劝,但效果并不理想,跳舞的不爽、周边的群众不满、社区被骂多头受气,成为社区管理的一个痛点难点问题。
通过对投诉广场舞的所有案件进行了归类分析,发现有的不仅仅是在反映问题,还提供了许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2021年1月27日街道出台试点方案,在六和城试点广场舞规范管理,实行统一备案管理、圈选合适的广场舞活动场地、限定跳舞时间段和音响音量上限(现场安装噪音监测设备),同时加大@坪山的宣传力度,让周边居民运用@坪山协助日常监督。
自3月5日起六和城广场舞的投诉案件清零。在全社区推广后,自5月起涉及广场舞的噪音扰民投诉案件全面清零,形成了社区统一管理、群众充当“监管员”的长效机制。
群众马女士对此表示:“有了这个系统,老百姓反应诉求更加方便了,找哪个部门解决也更加清晰了,反应的问题基本上都能很快得到处理,现在广场舞从原来的‘群魔乱舞’到规范有序的‘翩翩起舞’,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也提高了。”
系统应用平推
由“单兵作战”转为“同向发力”
★修订完善“一网统管”职责清单。将1285项职责调整为1685项,网格采集事项由179项增加到181项。细化和厘清街道社区权责,指导各街道分别建立街道社区级职责清单。上半年,区、街道、社区处置事件占比分别为58.7%、31.7%、9.6%。
★建立线下衔接有序的工作机制。推进“一支队伍”改革,整合网格、消安、市政、治安等力量,在23个社区全部组建综合整治队。将网格综合巡查、信息采集、消防安全、三小场所及出租屋管理等事项纳入“一支队伍”进行联动办理,实现简单事项即采即办、重点难点事项协同处置。上半年,社区综合整治队伍采集案件量4.1万件,即采即办事件占41.5%。事件平均处置用时从去年3.69个工作日减少至3.38个工作日。
★制度化保障系统高效运行。指导各社区结合系统应用,制定完善定期研判、账号管理、日常运维、数据保密等制度机制,确保系统导入社区能够常态长效运行。
即采即办:小井盖大治理
“车辆路过井盖时,有异响。”3月14日10点56分,某市民通过“创新坪山”公众号的“@坪山”上报一条消息。
坪山区民生诉求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从系统看到,上报点为马峦街道坪环社区泰安路。经过预受理、立案程序,11点11分,案件分拨派遣到相应责任单位坪山排水有限公司。11点12分,坪山排水公司调度人员签收案件,随即派出工作人员进行处置。11点31分,工作人员到现场勘查,对问题井盖进行了更换,并将道路打扫干净。12点53分,“责任单位处理完成。”民生诉求中心将办理情况反馈给市民。市民评价:“处置时效快得太满意了!给工作人员点赞!辛苦你们了!”
马峦街道坪环社区党委书记王振表示:“民生诉求系统整合了各部门信息收集的办理渠道,搭建起信息‘中台’,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我们用了不到2个小时,在区智慧管理平台的蓝色地图上,又消灭一个‘小点点’,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难题的效率创下新的‘坪山速度’。”
一举两得:“非法种植菜地”改“停车泊位”
2021年5月份,马峦社区在系统上发现了2宗菜地非法种植的案件,同一时段,又收到了几宗关于“停车泊位不够导致的车辆乱停乱放”案件。在仔细梳理分析案件的时候,有群众通过系统提出“将非法种植菜地改为停车泊位”的建议。
当天,社区召开了民生诉求系统研讨会,协调种菜居民和空置宅基地的业主、街道相关部门、股份公司、居民小组干部,将非法种植菜地改造成居民停车场,把社区的两大难题合在一起解决。经整改,社区共清理菜地约4100平方米,为群众提供了100余个停车泊位,既缓解了社区停车难的问题,也改善了菜地违规种植带来的市容环境问题。马峦街道沙坣社区党委书记黄伊霖表示:“这个系统可以很直观地分析社区民生诉求事件的基本情况,以及热点重点案件,为社区基层治理提供了便利性和方向性,大家从原来的“要我用”慢慢变成了‘我想用’‘我要用’,这就是一个很好的转变。”
多管齐下
织密织牢系统应用平推的“保障网”
★开展全覆盖轮训。举办社区党委书记和“两委”干部培训班,以社区基层治理改革为重点,分6批对社区“两委”干部轮训一遍。组织各街道、社区开展民生诉求改革业务全覆盖轮训。
★提高“@坪山”知晓率。在各级党群服务中心、居民楼栋、防疫卡口等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品。发动社区工作力量,逐户扫楼宣传。给予在@坪山提交问题建议的群众一定红包奖励。
★从严督导落实。多次派出督导组,深入社区一线检查指导系统平推工作,每周采取专题会、现场会、视频会等进行“一周一调度”,沟通工作情况,研判解决问题。
★从实考核验收。6月起分批开展改革平推验收工作,明确20项验收指标,通过调后台数据、看实操演示、听现场答辩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社区逐个考、逐个过。
下一步,坪山区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持续推进民生诉求系统迭代更新、拓展应用,充分发挥社区、小区书记工作室作用,继续在治理理念、治理方式、治理手段上大胆探索创新,为全市走出一条符合超大型城市特点和规律的治理新路子进行更多探索、展现更大担当。
编辑 詹珊珊 审核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