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赛程中,中国的奥运健儿们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珍贵的瞬间。
有“除却君身三重雪,天下谁人配白衣”的杨倩。
有“一剑光寒定九州”的孙一文。
也有“雏凤清于老凤声”的陈芋汐和张家齐。
然而,奥运会的精彩,不只是金牌。在奥运会如火如荼的进程中,我们还可以发现“龙华制造”的身影……
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深圳市龙华企业澳亚迪,再次为东京奥运会提供了安检门和手持安检设备,与往届奥运会不同的是,澳亚迪2020年已经完成了奥运会的订单过程中还主动建议日方在设备上增加测温的功能。
澳亚迪总经理廖松平说:“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最大体征表现是发热,所以在不同场合进行安检、人脸识别、门禁,都有增加测温功能的需求。”
这究竟是一家怎样的企业?请大家和小编继续看下去。
龙华区观澜街道,这家只有50多人的企业,却成为了东京奥运会的“安保担当”之一。
澳亚迪一路走来,2006年在大浪办事处辖区创办企业,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崭露头角扩大规模,2010年迁至观澜办事处辖区,并在南非世界杯真正打响自己的名号,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澳亚迪的安检门和手持安防设备,开始频频出现在各种重要的重大体育赛事中,承担安保重任。
那么是什么让这家公司在激烈竞争中越走越稳的呢?
澳亚迪从公司成立之初就为自己设立的“高标准、严要求”才是制胜的关键。
据了解,2010年南非世界杯,主办方在世界各地挑选了10几家安检门生产企业,对其产品进行逐一测试,这其中不乏意大利、芬兰等欧美国家的知名企业产品。经过三个月反复测试,澳亚迪的安检门脱颖而出:质量过硬、外观精美,大牌安检门能做到的澳亚迪都能做到,大牌安检门所忽略的外观显示等,澳亚迪做得精益求精。很快,南非世界杯主办方敲定安检门就用澳亚迪。
此后,澳亚迪多次为重大赛事保驾护航,2010年广州亚运会、2011年深圳大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巴西世界杯等大型国际赛事的安检中,都有澳亚迪安检门的身影。廖松平骄傲地告诉记者,自从南非世界杯之后,澳亚迪顺利进入国际市场,每有大型赛事,主办方都会主动找上门来,只谈价格和交货期。
里约奥运会主新闻中心和奥林匹克公园的安检口
尽管这些年频频亮相国内外重大赛事的安保场合,但澳亚迪的公司人数一直保持在50余人左右,这其中还包括高级工程师2名、开发工程师8名,技术专家1名。廖松平告诉记者,澳亚迪的安检门并没有机械化量产,每一扇安检门都是员工人工调试、固化的,这要求员工非常专业、熟悉流程与操作,也因此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班底。
据介绍,刚开始澳亚迪除了做安检门、手持安防设备外,还做金属探测器、商品防盗等安防产品,但从2008年起,公司就调整思路,将重心全部放在了安检门这个行业细分领域,经过多年打拼终成为该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看完了奥运龙华制造,让我们一起为龙华制造点赞!为奥运健儿加油鼓劲!祝福他们取得好成绩!
编辑 伍偲 审核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