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捕捉”新冠病毒 对推进疫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读特记者 李明
2020-03-12 18:40
收录于专题:新闻发布会
摘要

深圳科研团队首次使用冷冻电子显微镜描绘了灭活新冠病毒的真实形貌,受到关注。3月1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表示,经国内外文献检索,这是科研工作者首次在冷冻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新冠病毒全病毒入侵细胞的真实状态。这一研究成果,为新冠病毒的识别、鉴定和临床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超微影像基础,对下一步推进疫苗和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据介绍,冷冻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可以观察被快速冻结到-196度“活”的蛋白、病毒等生物样本的电子显微镜。它可有效避免常温电子显微镜对生物样品的脱水、染色等破坏作用,最大限度地保持生物样品生理状态下的真实形貌。

刘磊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南方科技大学冷冻电镜中心第一时间成立研究团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工作。1月27日,该研究团队依托深圳三院P3实验室从一名新冠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病毒株,并迅速通过分子生物学、血清学和免疫学实验完成了病毒的鉴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经过实验室病毒扩增、纯化及灭活等技术过程,获得了高纯度的病毒颗粒。

据悉, 3月1日,该研究团队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分析技术,首次观察到了经灭活后的新冠病毒的生物结构状态,特别是捕捉到了新冠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一个重要中间状态——病毒正处于识别和附着宿主细胞并准备与细胞发生融合时的状态。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