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厅:新冠病毒疫苗即将进入动物攻毒保护试验

南方+
2020-03-12 16:39
收录于专题:新闻发布会
摘要

龚国平说,广东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以临床救治为核心导向,积极推动磷酸氯喹、氢氧混合吸入气等规范性使用,提高救治能力

今天16时,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东新冠肺炎疫情和防控工作情况,重点介绍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的近期工作进展。

“我们坚持疫情防控和科研攻关两手抓、两不误。”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透露,广东组织多家科研机构、企业并行开展腺病毒载体疫苗、重组蛋白疫苗、mRNA疫苗等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免疫动物产生了抗体,部分疫苗即将进入动物攻毒保护试验和安全性评价。

5项检测试剂通过国家审批

“广东以科研攻关推动临床救治。”龚国平说,广东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主攻方向,以临床救治为核心导向,积极推动磷酸氯喹、氢氧混合吸入气等规范性使用,提高救治能力。

针对重症、危重症治疗,广东采取康复者血浆等先进治疗方式,积极推动中药用于临床治疗,肺炎1号除在全省定点医院使用外,还向湖北省10家医院捐赠2.6万包。在检测诊断产品研发方面,目前国家已审批通过的16项检测试剂中,广东占了5项;还有5家单位研发的8个检测试剂产品已纳入应急审批通道;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研制咽拭子采样机器人,提高采样质量。

研发多款可重复使用的民用口罩

广东加快推动可重复使用口罩等防护物资研发生产。龚国平说,我省已经研发出多款可重复使用的民用口罩,如有机硅烷口罩、重离子滤膜口罩、聚四氟乙烯滤膜口罩、纳米银抗菌口罩,经相关机构检测,可连续使用7天以上,满足社会需求。

广东高科技企业的产品,在抗击疫情发挥重要作用。其中高科技企业研制的病毒检测试剂盒已在26个国家使用,并向伊拉克、伊朗、日本、秘鲁等国家捐赠超过8万人份;及时派出专家随国家支援队,帮助伊拉克建设分子检测实验室,并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广州再生医学与健康广东省实验室联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研发的新冠肺炎AI影像辅助诊断系统,已在我省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试用。

龚国平表示,针对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广东将加快研究,争取近期出台政策措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供给,尽快争取建设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对接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强化人才保障,培育骨干企业,加强科技伦理和生物安全管理。

向科技型企业新增贷款超过160亿元

更多利好政策,正在惠及高新科技企业。

“广东正组织团队赴高新区为高新技术企业派送高科技防控产品、宣讲科普知识,帮助企业安全有序复工复产。”龚国平说,广东深化科技金融服务,向科技型企业新增贷款超过160亿元。深入实施“一免两减半”政策,全省科技孵化器为在孵企业减免租金超过1.3亿元,同时启动1.2亿元创新券专项资金,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他透露,面向社会广泛征集2200多个防控技术和产品项目,发挥广州、深圳等地市积极性,省市两级财政资金投入1.72亿元,从药物、疫苗、检测诊断、防护物品等方面支持130多个项目。

编辑 郑蔚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