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年度教师”李丹枫、曹石荷、廖紫微:倾情奉献固守讲台 红烛丹心培育英才

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2021-07-30 10:39
摘要

2020-2021学年,龙华教育人在校园、在社区、在乡村书写着各自的精彩篇章。

2020-2021学年,龙华教育人在校园、在社区、在乡村书写着各自的精彩篇章。对于3位年度教师来说,这份精彩是他们融入日常教学的平凡,是夜空下烛火奉献的坚守,更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

2021年龙华区“年度教师”(从左到右)廖紫微、曹石荷、李丹枫

未来小学李丹枫:遇见崭新的自己

李丹枫,深圳市龙华区未来小学教学处副主任。从教12年,她不断学习,不断跨越,不断遇见崭新的自己。

作为“未来教育家”成员,李丹枫曾借调至龙华区教育局,协助计财科、教育工会联合会、教育妇工委和教育妇儿工委的工作。1年间,她参加市区相关培训10余次,开展关爱活动20余场,指导基层建设30余个。作为学校教学教研与质量监控中心负责人,她参与构建学校“@未来小公民”三级课程体系,个人研发《木棉花》《生肖文化探源》《慧“说”“绘”道》等“学科+”课程;组织开发《未来城市》《未来园林师》等跨学科项目式课程。此外,她积极探索新模式,打造学校“三三教学范式”,使“自主预习”“合作共学”“拓展研学”成为学校课堂的学习方式,建立学校“三维评价体系”。

为积极创设全新的校园文化氛围,作为校语文学科主管的李丹枫全力推动学校阅读教学,特设共读书目一万余册。她带领的语文科组也先后被评为“深圳市中小学特色学科组”“龙华区巾帼文明岗”和“龙华区中小学示范学科组”,承担市区公开课、讲座20余场次,多次前往河源、紫金、汕尾等地支教。

“得益于优秀前辈们的引领,感恩与内心执着的理想追求,前一个12年,我遇见了崭新的自己。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开启全新的教程。”李丹枫表示。

振能学校语文教师曹石荷:课文教知识,阅读教人生

曹石荷,龙华区振能学校教科室副主任,中学语文副高级教师。从教30年的她,有21年坚守在初三年级的教学岗位上。她倾情教育固守讲台,坚定信念用心育人。

三尺讲台一方天下,语文课便是曹石荷绽放人生精彩的舞台。她这样形容自己的事业:“教书就是我的爱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她擅长与学生对话,理解每一个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不放弃任何一个后进生。因材施教,她将学生的成长看作教育的本质和生命,以人为本,爱生如子。

30年的语文教学经历,让曹老师探索出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用课文教知识,用阅读教人生。她先后研究广泛阅读、深度阅读、主题阅读和多功能性阅读,将“阅读、写作和练字”变成学生学习语文的三大法宝。

“俯首甘为孺子牛。喜看自己桃李遍天下,收获家长的肯定和赞誉,这就是我最大的骄傲。”曹石荷这样说。正是这种无私的付出和甘于平凡的坚守。她先后获得宝安区教师个人综合素质大赛一等奖、龙华(新)区班主任技能大赛特等奖、“龙华区教学先进个人”等称号,带领的振能学校语文学科团队在龙华区成绩卓越。“无意苦争春,却把春来报。”始终把学生的成长放在第一位,是曹石荷呕心沥血铸魂育人的见证。

新华中学历史教师廖紫微:扎根教学一线 贡献突出

廖紫微,深圳市新华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处副主任,连续8年担任班主任及年级副级长等工作。在新华中学,她扎根教学一线、善于钻研、兼顾教学管理;在紫金支教,她听课评课磨课40余节,共享教学管理资源,深入开展教研示范。多年来,因贡献突出,廖紫微先后被评为“深圳市师德标兵”、龙华区“名师课程工作坊主持人”“名师领雁工程”精英、“十大最美党员”“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2019—2020学年,廖紫微赴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扶贫支教。支教期间,她制定“以学促教、以赛促教、以研促教、以考促教”的全面帮扶方案;开展7次全县公开示范课、深入走访近10余所乡镇学校,推行“一课多教”研讨活动;她倡导“有趣、有效、有情”的体验式生活化教学,将历史课和当地乡土史;“送课程”“送物资”“送理念”“送特色”……在廖紫微的带动下,紫金教育迎来了一场场“及时雨”,其先进事迹被改编成教育公益电影《答案》。

此外,廖紫微还先后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思维与科学研究所录制微课近20节,为广东省线上《粤课堂》录制微课1节,为河源市教育局录制家校共育微课《积极有效的亲子沟通》。无论是身在新华中学,还是支教紫金,廖紫微所带班级成绩均名列前茅、教学质量显著。

(原标题《龙华区“年度教师”李丹枫、曹石荷、廖紫微:倾情奉献固守讲台 红烛丹心培育英才》)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王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焦子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