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他,刚刚摘得第八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一等奖。
猴赛雷!宝安中学(集团)高一(2)班黄凌烽同学在上月底举行的第八届“鲁迅青少年文学奖”总决赛中脱颖而出,荣获一等奖。这可是国内最高水平的青少年文学奖项,而且本届赛事参赛选手超过100万人。
全国健美操冠军赛桂冠、省健美操锦标赛狂揽五金、“社科知识大闯关”电视知识竞赛总决赛冠军……宝中学子文能称霸,武能竞雄,拿奖拿到手软,成为宝安中学(集团)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办学理念的完美呈现。
多读深思善悟勤写
高一男生勇登青少年文学高峰
鲁迅青少年文学奖由鲁迅之子周海婴先生于2009年倡议发起并创设,一年一届。本届比赛分为小学、初中、高中、海外4个组别,设初赛、复赛和总决赛。
初赛于4月底启动。“当时我正在进行紧张的中考备考,父亲告诉我这项赛事并鼓励我参与,我便遴选了一篇自认为还不错的作品参赛,顺利进入复赛。”黄凌烽昨日接受采访时说,“复赛依然不限文体。在收到前往上海参加总决赛的通知时,我感到自己太幸运了。”
总决赛要求选手现场写作,时长一个半小时。一篇要求对当今社会和100年前的社会相比较,矛盾已经缓和很多,还需不需要鲁迅式的呐喊;另一篇要求引用鲁迅《且介亭杂文》中的一段内容,写一篇时评。黄凌烽选择了第一个题目,并以“时代的呐喊”为题写了一篇时评。
总决赛由曹文轩(北京大学教授)、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叶辛(中国作协副主席)、周令飞(鲁迅长孙,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等担任评委。“时代的呐喊”为何能获得评委的高度评价?一名15岁的青少年,到底是如何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黄凌烽只说了八个字:多读深思善悟勤写。
“写作原本就是从读到思再到悟进而写的一个过程。”指导老师胡泽龙认为,黄凌烽颇有灵性,3年多来坚持做到多读深思善悟勤写,“信息化时代,该读些什么?黄凌烽坚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军事、世界名著、散文类书籍阅读,正因为感兴趣更易引发思考,深思者虑远,智者善悟,灵感便会油然而生,写作便会水到渠成。”
另据黄凌烽介绍,自初一时迷上写作后,他每天晚上睡觉前必读一小时书,每两周去一趟书城买书;每遇到有所悟时,便及时记录下来。如今,他已在《中国青年报》《深圳晚报》《宝安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20余篇。
文以载道武以修德
宝中学子各级各类大赛频摘金
“学校教育既要尊重个体差异,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个性发展的空间与舞台,同时也应面向全体,积极构建为学生终生发展服务的课程体系。”宝安中学(集团)彭锻华校长如是说。
受益于此,宝中学子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中,潜心读书、乐于实践、挑战自我、学会做人,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不断涌现出文武兼修的精英人才。
在刚结束的2016年全国健美操冠军赛中,宝安中学(集团)高三学生韩嘉炜、徐志强参加了精英组三人操项目的角逐,最终凭借完美的发挥一举夺得该项目的全国冠军,获授运动健将称号,并获得全国范围内招收高水平运动员高校的文化课单独考试免考资格。至此,该集团先后培养了5名国家健将级运动员,创广东省中学健将级运动员人数之最。
而在近日落幕的2016年广东省健美操锦标赛中,该集团健美操队参加了初中组男子单人操、初中组女子单人操、初中组混合双人操、初中组三人操、高中组女子单人操5个竞技项目的角逐,并包揽这5个单项的冠军;2016年宝安区中小学生跆拳道锦标赛上,该集团高中部跆拳道社团首次组队参加,在品势项目上包揽5块金牌中的四块,一鸣惊人。
第32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宝安区选拔赛上月底结束,全区共有80余所学校2059件作品参与展示和选拔,该集团初三叶泓靖等同学的《无人机FPV模拟训练系统》、高一孙吴歌同学的《剧情可控的文字类游戏软件》和程大威老师的《人车共桥立体换乘系统》等多件作品荣获一等奖,将代表宝安区参加全市优秀作品的角逐。
见习编辑 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