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来,退休人员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不再需要奔赴深圳进行指模验证,而有望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生存认证”。在日前召开的2016“互联网+人社”峰会上,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表示将借力互联网公司进一步提升“服务人社”模式。记者了解到,深圳作为全国首个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医保移动支付的城市,目前已有33万深圳市民使用过医保微信支付,平均每人节省46.3分钟。
已有33万人使用医保微信支付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与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借力腾讯围绕当前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发展需求,加速推进深圳人社业务能力建设,让“互联网+”与政务服务的融合度日益加深。
其中,深圳在全国率先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医保移动支付的城市,参保人可通过微信、支付宝或其他就医软件,进入医保移动支付平台绑定社会保障卡,然后通过手机即可完成门诊挂号和门诊缴费,以解决民众看病“三长一短”(即挂号、收费、取药时间长,医生看病时间短)的问题,提高就诊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在日前召开的2016“互联网+人社”峰会上,市人社局副局长赵忠良介绍,腾讯微信医保支付实现从挂号、问诊、缴费的全流程移动就医体验,简化了就医流程,打破了只能线下刷医保卡进行医保支付结算的现状,将传统的7步医保就医缩减至4步,有效解决挂号排队长、缴费排队长问题。目前,在深圳市已有33万市民使用过医保微信支付,省去线下医保挂号、挂号缴费和门诊缴费的3次排队步骤,平均每人节省46.3分钟。
“生存认证”拟引进人脸识别技术
赵忠良表示,通过“互联网+”,将来无论老百姓使用哪种终端、智能手机、PC等,动动手指提出要求,就可以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服务,而不用跑到办事大厅排队办事。比如,在养老金发放中,目前为了证明退休人员健在用的是指模验证方式,需要老人家到所在社区办理,符合一定条件的老人家可提供上门指纹验证服务。但在不久的将来,市人社局将借助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退休人员无论在世界的哪个地方,美国、非洲都可以,只要有互联网,不用回到深圳,脸对着自己的手机屏幕晃晃即可。
据了解,腾讯的优图人脸识别技术可被使用在众多人社身份认证场景,包括养老金领取、公务员考试、电子社保卡等。如在养老金领取身份验证方面,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取代传统线下窗口按手印获取养老金领取资格的业务模式,通过在线上传身份证照片、人脸识别验证,使得退休老人可在140秒内独立完成远程身份认证,这将为行动不便、移居外地的老人创造极大的便利。
未来多项人社业务可以手机办理
记者了解到,市人社局目前已经开展的“互联网+人社”创新做法主要有四项:
一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在线实名认证,建设社会统一用户平台实现“一号式”服务,将各项个人业务系统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市民一次注册,足不出户即可办理、查询各项人社业务,未来我市所有人社业务将实现“一号登录,全业务办理”;
二是开展医疗保险移动支付试点,成为全国首个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医保移动支付的城市;
三是与支付宝(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拓展城市服务人社业务办理渠道,支持功能包括社会保险业务查询与办理、新引进人才租房补贴申请、专业技术资格职称查询、博士后服务、留学人员服务、境外学历认证在内的多项业务,后续将逐步纳入更多人社业务进驻城市服务;
四是引入人社业务咨询“机器人”,进一步推动“实体办事大厅”转向“虚拟办事大厅”。
市人社局希望老百姓足不出户,将来在微信的城市服务功能中,通过实名认证,退休的老人可以准确及时的领取养老金、病患者可以实现异地就医直接支付或“先看病、后支付”、人才可以通过互联网征信体系轻松领取政府津贴、失业者可以通过大数据平台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见习编辑 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