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源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印发。《意见》提出,力求到2025年,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较好巩固拓展,全市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各县区农民收入均超过全国农民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5万元;到2035年,“百镇千村”振兴目标基本实现,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明显缩小。
《意见》指出,从2021年起5年时间为过渡期,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行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稳定,对脱贫人口持续跟踪帮扶,要健全预防返贫动态监测机制和扶贫资产管理机制。针对农村低收入人群,要加强产业帮扶、就业帮扶和消费帮扶,通过发展乡村民宿、乡村旅游、休闲康养、“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等多形式多手段实现增收。要完善对特定群体的保障体系,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加强医疗保障工作,提升住房安全保障。
《意见》指出,要深化深河两地协作共建,加强与深圳市的衔接,争取深圳市在产业园区发展、农产品认证、溯源、推进乡村建设等方面帮助河源。
根据《意见》,要实施驻镇(乡)帮镇(乡)扶村工程、强镇(乡)富村工程、“千企兴千村”工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工程。要把镇(乡)村作为乡村振兴支持重点,整合深圳对口帮扶、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定点帮扶和社会力量等资源,实施“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技力量+金融支持+志愿者”组团式帮扶,向95个镇(乡)派驻乡村振兴工作队,统筹推进农村低收入人口帮扶、乡村振兴、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工作,实现镇(乡)村同建、同治、同美。
《意见》要求,要发挥灯塔盆地全市乡村振兴主引擎作用,致力将其打造成为引领未来河源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平台。
(原标题《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河源:力争2025年农民收入高于全国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