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政协委员呼吁加快在学校配置“救命神器”AED

读特记者 罗莉琼
2020-01-08 18:54
摘要

在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救命神器”AED的配置情况受到委员们的高度重视

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成为社会热议话题,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有可能会发生心源性猝死,而在“黄金4分钟”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和除颤,可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在市政协六届六次会议上,“救命神器”AED的配置情况受到委员们的高度重视,市政协委员呼吁加快在学校配置“救命神器”AED。

“对于突发心脏骤停的人来说,在黄金4分钟内,除了拨打急救电话寻找专业医护人员、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之外,快速找到附近的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可以争取更多生的希望。”市政协委员朱东波表示,目前,深圳已将在高铁站、客运站、地铁、公园等有公众场所配置AED,希望能加快在全市的学校配置“救命神器”AED。

市政协委员许宜群告诉记者,除了配置AED,把急救技能作为基础教育乃至公民教育的一部分,已经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建议深圳从义务教育阶段开始普及急救知识,特别是心肺复苏急救技能。“日本的急救教育普遍‘从娃娃抓起’,进入中小学课堂。此前,东京都一所中学为学生们开设的心脏急救课程视频,在网络上引起强烈关注。视频中,学生们在体育馆内席地而坐,每个人面前都放着教学道具,学校则通过边教学、边操练的方式教授学生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进行心肺复苏,以及AED的使用方法。”

记者从深圳市急救中心获悉,目前,深圳已完成首期500台AED、二期1000台AED、三期2000台AED安装配置工作,并力争在5-10年内达到每10万服务人口配备100台AED的国际建议标准。今年春季学校开学后,深圳将在全市100所寄宿制学校安装AED,由于高中生在校时间长,将优先配置给寄宿制高中。

见习编辑 关越

(作者:读特记者 罗莉琼)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