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大宝安新兵,入伍一个月你们还好吗?

2016-10-13 04:30
摘要

大宝安新兵离开家乡,前往部队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训练和生活如何?有没有和家里人联系呢?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大浪的两个家庭,听听他们的亲人是怎么说的?

军营是个大家庭,因为严格的管理,让这个家庭显得神秘莫测。新兵营尤其如此,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部队,却不知道他们究竟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过着怎样的生活。

大宝安新兵离开家乡,前往部队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训练和生活如何?有没有和家里人联系呢?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大浪的两个家庭,听听他们的亲人是怎么说的?

不苦,怎算当兵

“爸妈,你们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我在这里过得很充实、很开心,你们二老也要一样。”

这些平时不容易说出口的话,都被新兵杨祺辉通过电话传到了父亲杨志勇的耳朵里。

1

杨祺辉应征入伍

谈到远在新疆服役的儿子,杨志勇不免眼睛有些湿润。“儿子杨祺辉是读完大一参军入伍的,他从小梦想着当兵,记得他读初二的时候,有一次和自己去爬山,在登山的时候,儿子突然问到,‘爸,你的梦想是什么?’当时自己就告诉他,老爸的梦想是当兵,可惜没当上。”杨志勇告诉记者,等到杨祺辉读完大一的时候,告诉自己想去当兵,圆老爸的梦想。自己当时听完后十分感动,同意了儿子的想法,也支持他申请去新疆当兵。

杨志勇说:“儿子刚到部队时,就打了一个电话报平安,自己心里很多话想说,但因为部队有规定,所以就匆匆挂掉了。”

2

杨祺辉全家合影

“现在每周都可以打一次电话给家里,听着儿子说部队里的新鲜事,宿舍什么样,训练场什么样,每天吃什么,训练训什么,还有许多文体活动……听着电话里儿子的声音,作为父母也就放心了。”杨志勇说。

3

入伍前热爱劳作的兵哥哥

杨志勇告诉记者,部队是锻炼人的地方,自己把孩子送进去是对的。记得有一次通话的时候,听到儿子的鼻音有点重,就问到是不是生病了?儿子说:“天气变冷了,有点流鼻水,不算什么,当兵如果不辛苦,怎么算是当兵。”说到这里,杨志勇笑了起来。

每次和儿子通电话时,杨志勇都会勉励儿子说:“孩子,家里一切都好,在部队听班长的话,团结战友,好好训练,我们想早点看到部队寄来的喜报。”

对于儿子的变化,杨志勇也深有感触。他说:“相信部队生活可以磨练儿子的意志,让他学到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等他从部队回来后,在部队学到的东西,也可以帮助他更好的完成学业。”

让父母为自己感到自豪

还记得大浪街道的那位有责任心的安监员黄健文吗?今年,他的胞弟黄健斌也应征入伍,不久前,黄健斌也终于来电话了。

4

弟弟黄健斌(左一)入伍前的全家福

“哥,我很想你还有爸妈……”听到弟弟的话音,哥哥黄健文忍不住落了泪。健斌的父亲忙抢过话筒:“家里很好,你要安心在部队服从命令听指挥,听领导的话!”“是!”这是10月1日上午,发生在大浪街道三合华侨新村黄健文家里的感人一幕。

5

黄健斌入伍照

“爸妈,来部队快一个月了,在这一个月的日子里,有开心,也有烦恼,但是我都能够调节好,你们不要担心。”听着儿子因为喊口号,变得沙哑的声音,母亲当场落了泪。

电话里,儿子黄健斌告诉父母,部队条件很好,平日里,班长还有战友都很照顾自己,国庆节,连队还特意烤了两只全羊给新兵加餐,在部队的这段时间里,自己学到了很多,也更加懂事了,很想念你们!请爸妈放心,儿子一定努力训练,像哥哥一样,当一名合格的军人,让你们为我感到自豪。

6

哥哥黄健文(左一)和弟弟黄健斌(右一)

“自己也是过来人,懂得部队的苦。”黄健文告诉记者,所以电话里也鼓励弟弟,先学会军人作风和言行举止,家里有大哥照顾,在部队安心服役。少说话多做事,一切听指挥,主动有作为,凡事抢先做。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钟通话,听到儿子一切都好,父母也就放心了。”健斌父亲说,希望部队可以让儿子得到锻炼,让她们迅速成熟起来。

当记者问到,会不会心疼孩子受苦,健斌父亲说:“年轻人,应该吃点苦,我相信自己的孩子。”

今年,大宝安共有252名入伍青年,想知道其他兵哥哥在部队的情况,都和家人说了什么?请继续关注“宝安国防”微信公众号。

360截图20161012205436320

 

来源 宝安国防

编辑 白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