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4名教授上榜“国家杰青”,3名来自深大1名来自南科大

读特记者 马璇
2019-11-21 21:39
摘要

11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国家杰青”的最终评定结果,深圳4名教授上榜,获评“国家杰青”。

11月20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国家杰青”的最终评定结果,共有296人榜上有名。其中广东高校和科研机构共有19人进入名单,深圳4名教授上榜,获评“国家杰青”,其中3名来自深圳大学,1名来自南方科技大学。

上榜的4名深圳教授包括: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黄磊,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董必钦、崔宏志,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和深圳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卢海舟。他们分别获得了400万元的项目资助。

“国家杰青”全称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是国家为促进青年科学和技术人才的成长,鼓励海外学者回国工作,加速培养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带头人而特别设立的科学基金。基金自1994年设立,25年来,杰青基金项目获资助者及其率领的研究团队已成为我国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主体骨干力量。目前,“国家杰青”已经成为我国风向标式的高端科技人才资助项目,每年的杰青评定也成了各大高校师资水平角逐的舞台之一。

2019年8月3日,2019年“国家杰青”建议资助项目申请人名单正式公示,共有300人入选。与最终名单相比,有4人未能通过最终的评审委员会评定,为历年来新高。从历史数据看,2013至2017年每年均有2人未能通过评定,2018年仅有1人未能通过。

从最终名单看,北京大学共有22人入选,位居第一。清华大学共有14人,紧随其后。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均超过10人。广东高校和科研机构共有19人进入名单,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中山大学(4人),深圳大学(3人),华南理工大学(2人),其中深圳大学的“国家杰青”最终名单立项数位列全国第23位、广东省第2位。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马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