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鹏城三十年,这家医院在深圳写下正骨传奇

记者余海蓉 通讯员 蔺福辉 刘画敏 文/图
2016-09-28 17:14
摘要

在深圳,有这么一家公立医院。在政府只给政策,只派专家,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艰苦创业,从一个简陋的治疗中心发展为一所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多个国家级培训基地,以骨伤科为主的三级...

 百年医术,悬壶布道。

在这家医院,有这么一位让无数人感动的大医,一生为祖国骨伤科医学事业奋斗,一心救人牺牲自己,古稀之年将祖传秘方的专利权全部捐献给国家,自己分文不取。

大医的身后,有这么一群人,秉承大医的精神,以善为根,以仁为本,视病人如亲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骨医术传承发扬。

这家医院,就是郑州市政府委派来的以苍生大医郭春园为主在深圳创办的平乐骨伤科医院。

今天是这家医院三十岁的生日!

三十年,医院与深圳经济特区一起成长,共同发展,厚德精医,铸写了南国正骨的传奇。

肩负使命艰苦创业

谈起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的历史,时光得回溯到1985年。

当时,深圳的建设如火如荼,各种工伤病人不少,但医疗还跟不上。建筑工人受伤还要送到广州、佛山去治。郑州骨科医院就收治过不少在深工作受伤的河南籍工人,有的就是因为没有及时得到救治落下了残疾。医院领导于是就萌生到深圳开办医院的想法,他们坚信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平乐正骨医术一定会有大作为。

这年,61岁的郭春园从郑州骨科医院退休。一位领导跟他说:“深圳特区发展很快,正需要您这样的骨科专家。老郭,你干脆到深圳去办一所医院吧!”手持郑州市政府的介绍信,郭春园带领一批弟子来到还是一片大工地的深圳,开始了创院历程。

QQ截图20160928090051

创业时期郭春园和弟子在医院门口合影

 

1985年7月,郑州市骨科医院与罗湖区笋岗卫生院联合成立了“深圳笋岗河南郑州骨伤科治疗中心”,在红岭南村21号租房240平方米,开设骨伤科门诊,设病床12张,员工14人,设备仅有1台200MA旧X光机和少量手术器械。深圳平乐有了第一个“家”。

 

创业艰辛,非参与者难以感受。改革开放初期的深圳,还是一片片的荒芜,到处都才开始建设。南方天气闷热,没有空调,蚊虫肆虐,每被叮咬一口,都是钻心的痒,半夜都难以入睡。“我印象最深的,当时我们一位医生来深圳没多久就回去了。他说,身上流的都是粘粘的‘胶水’。”医院工会主席黄梅说。

 

那时的治疗中心,没有清洁工,没有护工,没有病人食堂,医生都要身兼数职,既要给病人看病,还要给病人取药、熬药、贴药、打扫房间。直到现在,为了节省运营成本,医院的员工依然是身兼数职。

2

创业初期医务人员为患者煎制中药

1985年10月11日,中心筹资购置上步区八卦岭2-3小区第8幢首层31间房,开设住院部,设骨伤病床40张。1986年6月7日,中心搬迁到现址深圳蔡屋围金塘街40号,更名为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同年9月28日正式开诊。至此,平乐郭氏正骨医术在深圳落地、生根。

作为隶属于郑州的全民事业单位,医院从一开始就实行“管办分离、政事分开、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创新国有体制,开创了“体制之奇”。

“没有政府的拨款,医院挣的每一分钱都要省着花,以投入发展之需。深知办院太不容易了,平乐的员工们都养成了很节俭的习惯。”黄梅说。

永不服输圆梦三甲

3

 “苦孩子”能撑大梁!没有“大树”可靠,虽然受场地、资金等各种条件的限制,但是平乐人有股永不服输的倔劲儿。2013年该院成为了“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2014年,平乐人克服硬件不足等困难,凭技术、凭实力、凭服务,以高分通过了三甲评审,成为深圳市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

大医精神铸就骨魂

4

“苍生大医”郭春园

在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的大门口,有一座老院长郭春园的铜像。这位大医的一生,两袖清风,甘于清贫,一心只有患者。为了患者哪怕牺牲自己的健康。

为了使病人的骨折对位尽量满意,郭春园双手长期暴露在X光线下,忍受超计量的辐射。手指溃烂癌变了,他也一直不肯截指,就怕影响给患者做治疗。“如果能早点截指,老院长不会走得这么早。”医院院长李保林深情地说。

无私奉献尽在平乐

老院长虽然走了,但是大医精神却永远留了下来。医者妙手,存乎仁术,仁者爱人,成为平乐文化的一部分。

5

“要用感恩的心对待信任我们的患者”,在平乐,坚守“人性化、无痛化、微创化,能吃药的不打针,能保守的不开刀,能开小口的不开大口”治疗理念,谨守大医的教诲:不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

那怕没有政府的补贴,平乐也一直践行社会公益,执行着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医院还成立了“郭春园发展基金会”,用于支持中医药相关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奖励为中医药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医务人员;资助医学高等院校骨伤科系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资助特别贫困患者,支持中医文化建设,累积资金达1500万元。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6

“世人皆言中医好,平乐正骨最神奇。南北奇葩同根生,悬壶济世人欢喜。正骨奇葩开南国,追根朔源归故里。”

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起源于清朝嘉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我国正骨医术四大流派之一。两个世纪薪火相传,以“效、便、短”为特色的固定法,注重功能的保护与康复,并以养骨以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使得治疗效果奇佳,而享誉华夏,蜚声海内外。

2008年6月,深圳平乐郭氏正骨医术被国家文化部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异地传承的典范。

 继承中创新发展 

遵古而不泥古,继承中求创新。

医院拥有十三种中药制剂,这些制剂是郭春园在祖传正骨秘方基础上,根据60余年的临床经验不断改进的科学配方。“平乐郭氏正骨祖传秘方和配制秘方”已于2013年12月被列入深圳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图片1

十三种纯中药制剂均获得广东省药监局的制剂批准文号,根据骨病的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口服、外敷中药,治疗各种骨科疾病见效快,效果好,安全可靠,能有效促进骨折不同时期的愈合,减少病人痛苦,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

平乐人,创新运用传统郭氏正骨医术与现代微创理念结合疗法,以最小的损伤为患者争取最大的疗效。医院脊柱科、关节科、创伤科等科室,利用郭氏撬拨技术结合现代可视化等高精尖手段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开创了医院独有的治疗手段。

 平乐医术特色鲜明 

8 

在平乐,已经形成了“科科有重点,人人有专长”局面。目前,平乐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专科(骨伤科),还有关节病科、创伤骨科、老年骨科、颈肩腰腿痛科、康复科5个省级重点专科。

该院率先在国内开展关节镜复位微创撬拨技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填补国内空白;率先在广东省使用击打成形与滑车截骨成形术治疗复杂髌骨外脱位;率先在深圳开展多项市内领先的创伤骨科微创技术如PFNA系列技术,经皮管状骨髓内固定技术及MIPPO、经皮骶髂关节内固定技术,全脊柱内镜技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髋臼发育不良的髋关节置换术等。

平乐夹板,每年治疗6千多人次;平乐手法,每年治疗35万人次。医院年手术量6000余例,其中三、四级手术近2000例。多项手术例数均居广东省、深圳市前列,其中微创手术占40%。 

“东突西进”发展壮大

9

为了使更多患者能得到平乐医术的惠及,医院正在实施“东突西进”的战略,西,在欢乐海岸开设中医骨伤科诊所;东,建设坪山院区。李保林院长表示,未来“传承、发展、创新”依然是平乐发展的主线,中西医结合让患者创伤小、痛苦少。

今日平乐院庆。站在“三十年”新的起点上,医院表示,将以全民健康为目标,以弘扬中华医学之大道为己任,继续发扬“不等不靠、敢为人先、团结一心、拼搏奉献”的精神,续写出更加别样的传奇!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明天!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