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力量 | 塞罕坝:“三代人”接力奉献荒原变林海
读特记者 翁惠娟 林洲璐 刘秋伟/文 周红声 莫荣宝/图
2019-09-05 08:07
收录于专题:中国力量

八月的塞罕坝,秋高气爽,甚至有些寒冷。

随着海拔的升高,车子开始驶入莽莽苍苍的林场腹地,也进入了如明信片一般的景色中——蓝天、白云、湖泊、绿野、林海、格桑花,扑面而来。

正是旅游旺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里游人不少,四处欢声笑语。

眼前美景如画,可是,有多少人知晓,这百万林海,是三代塞罕坝造林人,用自己的双手一棵棵栽种,累计112万亩。

塞罕坝百万林海是三代造林人,用自己的双手一棵棵栽种出来的,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一道生态屏障

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距首都北京最近的一道生态屏障。在中国沙化荒漠化分布图上,这块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宛若一颗地处风沙前缘的“绿色明珠”,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7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

2017年12月,塞罕坝人用半个多世纪持续奋斗筑起的“绿色长城”获得世界赞誉,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荣获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

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塞罕坝

陈彦娴把最美的青春献给了塞罕坝

当74岁的陈彦娴老人出现在记者面前时,银白头发、亲切笑容,言谈举止一如她2017年12月5日晚,站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第三届世界环境大会颁奖现场时的模样,自信大方。

陈彦娴住在围场县的塞罕坝职工住宅区,家里素净典雅,几枝绿萝在客厅里蔓延,绿意盎然。眼前的这抹绿,与塞罕坝郁郁葱葱的绿一样,是老人一辈子最大的牵挂。

和我们交谈时,时光穿梭,她仿佛回到54年前——

1964年,19岁的陈彦娴在河北承德二中读高三。当时,她和同宿舍的6个好姐妹经常在一起畅谈理想:如果我们也可以像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那样,开着拖拉机在原野上驰骋,为祖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该有多好!

陈彦娴的邻居刘文仕正是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当听说塞罕坝正在开展大规模机械造林,陈彦娴和同宿舍姐妹们给场长写了一封“求职信”。很快,她们就收到回信,说欢迎她们去工作。6个年轻女学生放弃高考,怀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响应国家号召,种树去!”

姑娘们背起铺盖卷,坐上大卡车奔赴林场,颠簸了两天两夜,一下车,眼前一片荒凉,林场的艰苦条件超乎想象——

吃的是黑莜面窝头、土豆和咸菜,喝的是雪水、雨水和沟塘子里的水,住的是仓库、马棚、窝棚和泥草房。最难熬的是冬天,“嗷嗷叫的白毛风,吹到人身上刺骨的疼,呼吸都很困难。最冷时,全身到处长满了冻疮”。她回忆,当时,大家睡在铺了一层莜麦秸秆的土炕上,睡觉时都要穿着棉袄棉裤戴着棉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被子上都是一层厚厚的霜。

姑娘们上坝后,被分到林场苗圃工作。冬天里,大雪没过膝盖,大伙儿背着一根大麻绳,要走六七里地才到山上。男职工负责采伐残木,姑娘们则用绳子将木头绑好拖下山。陈彦娴说,“我们好胜心强,比赛着来。你拖得多,我比你拖得还多。汗水把棉袄湿透了,可一会又被冻成冰块咯咯作响。一天下来,肩膀被绳子磨得血红,棉袄也磨破了。”

“6个不服输的姑娘,打破了林场没有女同志参加采伐的历史”,陈彦娴觉得特别骄傲,而更让她自豪的是第一代林场人,一起用最美青春在塞罕坝缔造“绿色奇迹”“绿色长城。”

三代人坚守,创造绿色奇迹

在塞罕坝展览馆,我们从一幅幅图片中,看到“绿色长城”如何修建而成——

曾经水草丰美的木兰围场,在历经多次大规模的开围、伐木、垦荒后,原始自然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与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公里的浑善达克沙地,海拔1400多米,如果这块沙源挡不住,就如同“屋顶扬沙”,将严重影响北京的生态环境。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国家仍咬紧牙关,下定决心建一座大型国有林场,恢复植被,阻断风沙。1961年,时任林业部国营林场管理总局副局长刘琨临危受命,带着6位专家登上塞罕坝。在渺无人烟的荒漠深处,他们发现了一棵迎风屹立的落叶松,坚定了在这里建起一片林海的信念。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369人肩负使命,豪迈上坝,平均年龄不到24岁,其中,127人是刚走出校园的大中专毕业生。

众多游客来到塞罕坝展览馆,感受过去建设者们如何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绿色河山

在这里,他们几经挫折,终于通过早春播种、夏秋管护、冬季雪藏,培育出了形同“大胡子”“矮胖子”的落叶松幼苗,破解了在高海拔、高寒地区造林的难题;

在这里,他们在经历了20万亩林木毁于一旦的雨凇灾害,经历了12万亩树木旱死的百年不遇的大旱,在无比痛心之后,一次次从头再来;

在这里,在充满艰难险阻的一次次造林中,有的职工被大树砸断左腿落下了残疾,有的职工因为环境恶劣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1962年,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来到塞罕坝,之后,又把妻子和孩子从承德带到这里,扎根荒漠,带着工人们坚守高寒地带,13年造林54万亩。1989年,在老书记去世之后,人们尊重他的遗愿,把他的骨灰洒在了马蹄坑林区,“王尚海纪念林”成了塞罕坝人永恒的精神家园。

三代人,57年,凭着超常意志,凭着无私奉献,把荒原变成原野葱茏、林海茫茫的百万亩世界最大人工林,相当于为每3个中国人种下一棵树,创造出当之无愧的生态文明建设范例。

感恩老一辈,接下“接力棒”

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于士涛向记者介绍林海的栽种和保护情况

“塞罕坝的年平均气温零下1.3摄氏度,比哈尔滨还低5摄氏度,无霜期62天。”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于士涛带着我们在林间参观,他指着远方的树介绍,“塞罕坝的树主要有四种,这是落叶松,那是樟子松、云杉,远处还有一棵白桦树。”

天光云影下,浩瀚林海连着广袤草原,河流湖泊星罗棋布。当我们的无人机升空后,拍摄下的壮丽景象令人惊叹不已,一望无际、排山倒海的绿,蕴藏着多少心血汗水。

塞罕坝机械林场副场长于士涛

于士涛告诉记者,2005年,他从河北农业大学毕业后来到塞罕坝工作,尽管已做好思想准备,这里的艰苦还是超乎想象。当时,他在基层营林区做技术员,每天要到山上和老师傅们一起间伐树木、修枝打杈。白天辛苦工作,到晚上,他一个人守在林区值班,孤零零地数着窗外的星星。最难熬的是冬天,屋里烤着火,屋外是零下30多摄氏度,五六十摄氏度的温差,一出门浑身就像被针扎一样。晚上想上厕所,都要犹豫好久才出门。刚开始,他每天都很煎熬,甚至好几次都收拾好了行李想逃离。

2006年,林场老职工顾殿江成了于士涛的师傅,常常给他讲述老一代造林人坚守深山、爬冰卧雪的故事。闲暇时,于士涛也常到塞罕坝展览馆,一次次被王尚海、张启恩等创业者的事迹深深打动:“老一辈塞罕坝人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坚守了几十年,我现在吃的这点苦算什么?自己学的是林业,塞罕坝也是自己一直向往的地方,一定要把所学知识在这里好好发挥,一定要干出个样儿来!”

从防火防虫到资源管护,从育苗整地到植树造林,从割灌抚育到经营利用,他每天早出晚归,走遍了林场各个角落。越是了解这片林子,就对它爱得深沉。后来他还劝说同样学林业的爱人,放弃了北京的高薪、城市的繁华,来到了塞罕坝科研所工作。

14年来,于士涛从一名基层林业干部逐步走上分场场长的领导岗位,成为了第三代务林人的杰出代表。原本白净的小伙子,晒成了黝黑的山里人。

他和团队参与了大径极材培育、珍稀树种培育、优质树种引种和樟子松嫁接红松等项目研究,并利用塞罕坝气候、环境、资源优势,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绿化苗木销售、承揽绿化工程等产业,传承并丰富了一套适合塞罕坝特点的森林经营模式。

因为工作忙碌,他经常很久才和儿子见上一面,年幼的孩子一度把他当陌生人,一见他进家门就使劲往外撵他,“最忙时,我有一次连续40天没回办公室,一盆最耐旱的仙人掌居然枯死了。”

接过守林护林“接力棒”的,还有许多年轻人。

90后青年时辰是第三代塞罕坝人,从小受父辈影响的他在2014年大学毕业后回到塞罕坝工作,“爷爷奶奶和父母对塞罕坝的感情很深,希望我继续守护这片林子。”

他感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老一代塞罕坝人都是巨人,我们可以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有责任,把塞罕坝林海建设和守护好。”

“绿色发展”,塞罕坝再出发

陈彦娴回忆,在内罗毕领奖时,当她在发言中谈及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绿色发展的理念时,场上掌声热烈。

“特别难忘的是,当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为其他人颁奖后就走到台下,唯独给塞罕坝颁奖时,他始终站在台上,听我发表感言之后,又热情和我们握手。他说,2018年一定要来塞罕坝看看。”

2018年,索尔海姆真的来了。陈彦娴陪同他参观,当登上亮兵台四处眺望时,眼前无比壮观的林海让他惊叹不已,竖起了大拇指感慨,“中国人真了不起,真的是创造了奇迹!”

作为绿色发展的生动范例,有一组数据可充分证明塞罕坝的了不起——

据中国林科院评估,塞罕坝的森林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着超过142亿元的生态服务价值。每年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森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81万吨,释放氧气57万吨,可供200万人呼吸一年之用;塞罕坝成为珍贵、天然的动植物物种基因库,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

不仅生态效益巨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办公楼

林场累计上缴利税近亿元,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尤其是林业产业特别是森林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乡村游、农家乐、养殖业、山野特产、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外围产业的发展,每年可实现社会总收入6亿多元。

林场有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24万亩增加到112万亩,增长了近5倍;林木总蓄积由建场前的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12万立方米,增长了30倍,累计为国家提供中小径级木材192万方。据中国林科院核算评估,林场森林资产总价值为206亿元。

站在新起点上,塞罕坝人的绿色梦想更为绚丽。

林场党委书记、场长刘海莹满怀期许,“这片森林就是我们的眼珠子、命根子!塞罕坝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把这片森林管护好、经营好,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是摆在新时期塞罕坝人面前的最大考题。”我们在塞罕坝采访时,刘海莹正带队在南方调研,为做好塞罕坝发展规划精心筹谋。

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人步履铿锵——

塞罕坝人选择向林场内仅剩的1万多亩石质阳坡开战,如今,坡上数万株樟子松迎风舒展,造林成活率达99%;林场完成首笔3.68万吨造林碳汇交易,标志着塞罕坝林业生态产品实现了市场化;全长180公里的“一号风景大道”贯通,既是一条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风景大道,也是一条拉动周边群众精准脱贫的旅游致富大道……

如今,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提供有效的生态产品,成为塞罕坝的努力方向。

“百万亩林海来之不易,我们特别感谢第一代务林人,他们做出了巨大的、不可估量的科研贡献。”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林业科研所所长程顺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塞罕坝老一辈务林人和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共同开展研究工作,解决了不少培育方面的技术课题。“林业一直是一门经验学科,未来,我们一定会走智慧林业发展之路,把百万亩林海培育得更好更健康。”

林场总场林业科副科长常伟强今年40岁,2004年从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本科毕业后就来到塞罕坝,“当时来到坝上看到这么多森林,非常震撼,觉得自己学的东西有施展的地方了。这一干就是15年,塞罕坝已成为我的家。”

常伟强介绍,为更好发挥防沙治沙的功能,让生态更稳定,他正在参与编写新的森林经营方案,初步计划是把全场划为不同区域,如森林公园景观林区、生态防护林区、商品用材林区等,针对不同的利用方向,来确定不同的经营措施。

8月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正是旅游旺季,蓝天、白云、湖泊、林海、湿地美不胜收,游人彷徉其中流连忘返

美丽塞罕坝,四季美如画。

春天,风清鸟鸣;夏天,林海苍茫;秋天,层林尽染;冬天,玉树冰花。在“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引领下再出发的塞罕坝,美好未来值得期许。

现场

望海楼上的“夫妻哨”

登上海拔1900多米的塞罕坝“望海楼”,明显感到寒意袭人。

“中国力量”采访组在塞罕坝望海楼采访

在塞罕坝林场,有9座望海楼,都建在远离人烟的制高点上,其中,有8座望海楼的守望者都是夫妻。

屹立在高山之巅守护林海的望海楼

“望海楼”,实为“望火楼”,取此名,一为避讳“火”字,二为瞭望林海之意。

坚守望海楼13年的刘军、齐淑艳夫妇接受专访

眼前是无边的美景,身旁是无边的寂寞,刘军、齐淑艳夫妇已经在这里守望了13年。

守望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考验人。

防火期,刘军每天会用望远镜四处眺望无数次

在每年9月到第二年6月的防火期,他们白天每隔15分钟、晚上每隔1小时,就要登上楼顶,用望远镜四处眺望,记录下来,发现情况,则马上和林场汇报。多年来,他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着这样单调的工作,“她一般负责白天,我负责晚上,原来夜里每一个小时起来,我需要上闹钟提醒。现在不用了,每隔45分钟,我会准时醒来”,刘军平静地说。

生活是平静的,但偶尔会很不平静,比如遇到狼那一次。

齐淑艳

齐淑艳记得,几年前的一天,她发现门口突然出现了一头狼,就在离铁门不远的地方,冷冷地盯着他们。狼显然是饿了,一直在流口水。刘军安抚齐淑艳:“不要怕,有铁门挡着,它进不来!”默默对峙许久,狼离开了。

我们看到的望海楼,已经是第四代望海楼,条件比原来好多了。刘军他们刚来时,住的是第三代望海楼,没有暖气,只能烧火炉取暖,经常冻得瑟瑟发抖。齐淑艳说,“这不算什么,看看第一代望海楼,就是一个柴草堆的马架子,我们的条件好多了。”

远离喧嚣的他们,为排遣寂寞,各自学了手艺。齐淑艳学的是十字绣、纳鞋垫,刘军学的是书画。刘军是跟着央视节目学习的,如今,望海楼的房间、楼道里,挂满了他的画作,《松鼠送福》《春江水暖》等画作已有不俗功力,画的旁边还有四个字“乐在其中”。

唯一让他们遗憾的,是儿子。他们在望海楼工作时,孩子在围场县读书。因为缺少家人照料,儿子一度被同学们笑话是“没有爸妈的孩子”,成绩也一直不理想。儿子刘志钢只读到初中,如今在林场当消防员。采访中,他告诉我们,父母快退休了,希望以后可以接过望海楼的这份工作,继续守护这片美丽林子。

记者手记

爬冰卧雪坚守责任和理想

他们为什么坚守?

在塞罕坝展览馆,有两组数据让记者特别震撼。

塞罕坝早年去世的建设者,平均寿命仅有52岁;由于当地教育落后,老一代建设者的子女没有一位考上大学。

塞罕坝展览馆展示第一代塞罕坝人不畏严寒,居住简陋地棚坚守造林一线。

如此付出,可歌可泣。在一张展示第一代塞罕坝人居住的地棚的照片里,我们看到了一副对联,“爬冰卧雪冷乎凉乎不在乎,一日三餐有味无味无所谓。”横批“乐在其中”!

他们为什么坚守?

陈彦娴老人的话语质朴,“我在给场里年轻人讲过去的故事时,他们会问,你们那会真的那么苦吗?我说,其实我们当时也没觉得苦和累,一心就想把树种好、种活,没想到要什么荣誉,更没想当什么英雄,这就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理想!”

塞罕坝,从“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今天绿波涌动的茫茫林海,是三代塞罕坝人尤其是第一代塞罕坝人,怀揣梦想、扎根于此、久久为功,用一种超越年龄的信念和精神,用心血汗水培植出这道华北生态屏障,他们的青春和生命,化为无数大树、化作绿色河山,为世界环境建设展示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可贵的是,塞罕坝精神正在年轻人身上传承。

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肩负重担的林场分场场长,在塞罕坝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的人,对这片林子都有着深厚的情感。他们说,远眺林海或漫步其中,是最幸福最轻松的时候。他们享受与绿色和谐相处的美好,一心一意地想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守护好这片绿、这片三代人共有的绿色家园。

编辑 赵偲容

(作者:读特记者 翁惠娟 林洲璐 刘秋伟/文 周红声 莫荣宝/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