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宽阔整洁、车辆停放有序、公共晾晒区秩序井然、美食街小屋充满特色……这是6月2日记者在坪山区坑梓街道金沙社区东联居民小组看到的场景。“物业进驻后,这里变化太大了!村口的断头路也打通了,现在我们‘衣食住行’都有人‘管’了!”东联居民小组长池伟传满脸喜色地说。
金沙社区东联居民小组是坪山区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管理范围约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万平方米,邻近坪山生物医药企业加速器,村内70%房屋用于出租和居住流动人口。
在前期城中村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解决长期以来制约城中村发展的痛点问题包括如何提升群众居住环境品质,提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等提上日程。
对此,坑梓街道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大力度推进城中村物业化改革,率先出台城中村物业化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坚持“党建引领、街道引导、社区主体、市场化运作、专业化运营”构建城中村物业全周期治理模式,以管理运营市场化、专业化改革一揽子、一盘棋解决城中村治理难题。
立足东联居民小组的实际情况,坑梓街道推动金沙社区与特发东部服务公司签订物业管理协议,以城市管理物业化撬动解决社区长期存在的安全管理、清扫保洁、乱摆卖乱搭建等一系列乱象问题。
城中村引进物业管理,首先要得到群众的信任、支持和理解。特发东部东联城市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邱海彬表示,“我们4月中旬进驻东联后,群众最关心的就是,会不会收取物业管理费和停车费的问题。”对此,街道和社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召开居民小组党群议事会,党支部会议,对群众关心的收费、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宣传解读,同时制作《致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居民小组的党员干部带着物业服务人员进家入户派发宣传,“一对一”讲解,为群众答疑解惑。
进驻一个月多以来,从卡口防疫、划线泊位,到保洁消杀、垃圾分类......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逐渐得到居民认可。
坑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原来城中村治理存在碎片化、粗放式多头多层治理的弊端,物业公司进驻后,我们以后就可以由物业来统一反映问题和汇总需求。”
推动治理精细化,居住环境进一步改善。由物业公司系统梳理综合整治后遗留的死角、边角、真空地带,在街道调度城管综合执法、市政、交警等部门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有效治理。如今的东联村,告别了卫生“脏乱差”,乱摆放问题也得到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持续提升。
推动服务多元化,各类资源进一步盘活。统计村内可供停车、建设充电桩、洗衣房、晾晒间的空地,通过后期引入社会投资,商业化运营一揽子解决群众需求问题,综合提升了物业资源功能。同时设计建设“美食街小屋”解决流动摊贩管理问题,开展东联老屋片区古建筑活化利用方案盘活了物业资源,探索出城中村物业可持续运营路径,为物业管理赋能增效。
“我们希望通过物业化改革,破解城中村治理顽疾,解决群众关心的痛点、难点、热点问题,推动城中村到‘村中城’蝶变,与高新区建设并驾齐驱,同频共振。”坑梓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编辑 昌慧 审核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