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左)7月27日在「国际母乳哺育周2019」庆祝活动上与授乳妈妈和其接受母乳哺育的宝宝合照。
香港卫生署27日与爱婴医院香港协会、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基金会)和医院管理局(医管局)合办“国际母乳哺育周2019”庆祝活动,藉此加强各界别携手合作来维护、推广和支持母乳喂哺。
全球超过170个国家每年8月第一个星期庆祝“国际母乳哺育周”,今年的活动主题为“装备家长:实践母乳喂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主持活动时表示,母乳喂哺能为妈妈和宝宝带来即时和长远的益处,以全母乳喂哺,以及喂哺的时间越长,好处越多。妈妈能否持续喂哺母乳,除了妈妈本人的努力和坚持外,家人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亦十分重要。陈肇始教授说,食物及卫生局自2014年已成立“促进母乳喂哺委员会”,就加强维护、推广及支持母乳喂哺有关的策略及行动计划提供具体建议,致力提高母乳喂哺的持续性,令母乳喂哺成爲社会大众接受的育婴模式。
陈肇始教授说,医疗机构在产前教育、分娩期间,以及产后早期向妈妈提供充分和及时的专业支援,能有效提高喂哺母乳的成效。她说,医管局及卫生署在过去数年分别推行“爱婴医院”行动和“爱婴母婴健康院”认证的先导计划,至今已有两间医管局辖下医院获得有关国际认可成为“爱婴医院”,私家医院方面,她乐见港怡医院去年亦加入“爱婴医院”行动。此外,3间母婴健康院正进行先导计划的最后阶段认证考核。她期望将来有更多的医疗机构参与。此外,政府亦持续在职场、公共场所和社区打造有利母乳喂哺的环境。政府鼓励在职场实施“母乳喂哺友善工作间”政策,以便在职母亲返回工作岗位后继续喂哺母乳。
图示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教授(中)及署理卫生署副署长赵佩燕医生(左三)与其他出席的嘉宾合照。
目前,超过75个政府政策局及部门已实施“母乳喂哺友善工作间”政策,为哺乳雇员提供合适、友善的环境,让她们在工作间挤母乳以继续喂哺孩子。政府一直致力提倡在政府物业和公共场所设置育婴设施。政府在去年12月已在待售供新商业发展项目之用的政府土地的卖地条件中加入要求,规定必须提供育婴间和哺集乳室。在一些新落成的政府处所亦规定必须增设相关设施。目前,设于政府部门或机构处所的育婴间已超过320间。社区方面,政府与基金会多年来一直合作推广“母乳喂哺友善场所”的措施,目前已有超过130个场所,包括食肆、商场、交通工具及主题公园等响应,提供母乳喂哺友善的环境。
陈肇始教授指出,政府会继续与不同界别和组织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母乳喂哺的措施。陈肇始教授表示,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香港的母乳喂哺率在过去20年持续上升,出院时的母乳喂哺率已由1998年的51%大幅提高至2018年的88%。而持续以全母乳喂哺至4个月大的婴儿比率亦由1998年的6%提高至2018年的29%。她说,要持续推广和支持母乳喂哺,年青人对母乳喂哺的了解和认同非常重要。今年卫生署举办“乳你童路”中学生短片创作比赛,让同学以母乳喂哺为主题创作短片,加深认识持续母乳喂哺的重要性。
本次活动得到超过280位学生参与,反应热烈。陈肇始教授赞扬参赛短片的水准很高,有创意且富感染力,并衷心祝贺各位得奖同学,希望大家能继续以行动支持母乳喂哺,令香港的新一代更健康地成长。母乳给予婴儿最天然、最优质的营养,有助宝宝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在喂哺期间,妈妈与宝宝亲近接触,造就亲密的关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宝宝出生最初6个月全吃母乳,约到6个月大,应逐渐添加固体食物满足宝宝的营养需要,并继续喂哺母乳至两岁或以上。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