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贸区发展蓝皮书发布 前海蛇口片区获5项第一

读特记者 李明
2019-07-24 21:03
摘要

前海蛇口片区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总体排名、投资便利化排名、贸易便利化排名、政府职能转变排名、法治环境排名中均居榜首。

7月24日,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简称“研究院”)公开发布《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蓝皮书(2018-2019)》、“2018-2019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以及“2018-2019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分别简称为“蓝皮书”、“制度创新指数”及“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前海蛇口片区在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总体排名、投资便利化排名、贸易便利化排名、政府职能转变排名、法治环境排名中均居榜首。同时,来自前海蛇口片区法治化环境领域的创新案例《跨境公证法律服务》入选“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此为该研究院连续第四年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效进行综合评估,并发布相关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副校长、自贸区综合研究院院长李善民教授表示,中国自贸试验区的基本框架逐渐明晰,各自贸试验区围绕重点领域向纵深探索并进行系统性制度创新,形成了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下一阶段需要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形成系统性的制度创新。今年首次评选“制度创新十佳案例”,是对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进行更为客观及多元化的评估,提炼特色亮点,建言改革路向。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毛艳华教授介绍,蓝皮书定位为分为前言、专题篇、区域篇三个部分。前言部分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贸试验区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了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核心任务,总结了自贸试验区现发展阶段“投资与企业经营自由化”、“金融自由化”、“贸易便利化”及“人员往来自由化”四个主要制度创新方向,并提出下一阶段的突破点。专题篇选取“服务贸易”、“金融制度”、“法治化营商环境”、“治理体系构建与创新”、“自由贸易港”六个维度对自贸试验区在特定领域的制度创新成效进行了总体分析。区域篇邀请12个自贸试验区的专家学者对所在的自贸试验区一年来的建设情况,结合每个自贸试验区的使命与特色,分析深化改革方向。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符正平教授代表课题组介绍了“制度创新指数”有关情况。课题组按照客观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地区性的评价原则,基于各个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实施方案》确定的主要的改革试点任务,设计制度创新评价指标,选取了“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评估对象是24个自贸试验(片)区(港),对其过去一年的制度创新成效进行了系统性、深层次和多视角的考察。

指数评价测度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四个渠道:一是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建设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资料文献数据库”;二是研究院研究团队到各自贸试验区进行实地调研,与各地自贸办、管委会官员和企业代表座谈,获取的一手资料和访谈记录;三是评估过程中向各自贸试验区征集的补充材料;四是研究自贸试验区的高校和社会智库等的研究报告。

课题组分析认为,各自贸试验区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成绩,不同片区在制度创新领域的快慢有别、重点各异、特色鲜明,展现出在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总体方案》框架下,地方政府对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差异化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考虑到12个自贸试验区(港)建设起点不同,进度不一,经济基础和特色试点任务各异,课题组在总体排名外,对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片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港)单独排名。

根据课题组最终得出的评估结果,列入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总体排名的有24个片区,前三名依次为:前海蛇口片区,指数86.26;上海自贸试验区,指数85.05;南沙片区,指数83.53。

投资便利化排名结果前三名依次为:前海蛇口片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

贸易便利化排名结果前三名依次为:前海蛇口片区、南沙片区、天津自贸试验区。

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排名结果前三名依次为:上海自贸试验区、前海蛇口片区、天津自贸试验区。

政府职能转变排名结果前三名依次为:前海蛇口片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

法治环境排名结果前三名依次为:前海蛇口片区、上海自贸试验区、厦门片区。

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黄新飞教授介绍了“制度创新十佳案例”的评选情况。为更多角度地展现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制度创新成果,研究院组织专家对全国自贸试验区(港)在过去一年里的优秀案例进行了评选。课题组根据“创新性”、“操作性”和“契合性”三大原则,从“贸易便利化”、“投资便利化”、“金融管理与服务创新”、“政府职能转变”、“法治化环境”五个制度创新领域,每个领域评选出2个,共10个最佳创新案例。

【读特新闻+】

跨境公证法律服务(前海蛇口片区)

◈ 案例简介

根据《公证法》《公证程序规则》规定,前海公证处依法向参与海外投资的企业提供背景资质等信息的公证证明服务和公证法律事务服务。除依法通过官方渠道公开获取相关企业工商登记信息、披露信息外,还向被调查企业进行调查核实。

通过建立与境外委托机构便捷沟通渠道,在双方理解一致的基础上确定公证服务内容,确保公证书使用效果。目前,前海公证处累计办理各类涉外业务13158件。其中,发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公证书1322份,涉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土耳其、希腊、沙特、印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捷克等4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 入选理由

前海公证处结合深圳市重点领域产业发展,切实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创跨境公证法律服务,创新涉外公证业务领域,符合创新性原则;扩大涉外公证法律服务对象,改变传统涉外公证单一证明模式,形成统一流程规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该举措更好地服务了中国企业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为促进深圳市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交流发挥了的桥梁作用,与前海战略地位相契合。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李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