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中国国家地理》!深圳中学生拍的大片太美!
读特记者 韩文嘉 实习生 苏畅
2019-07-04 10:39

深圳湾畔翱翔的群鸟、从塘朗山俯瞰的深圳中心区、映衬在红花里的色达红色木屋……这些曾登上《中国国家地理》以及多种期刊的摄影作品,竟出自一名深圳中学生之手,令人难以置信。

这些作品的作者——红岭中学的周冠南,已经是一名有多年摄影经历的发烧友,去年,他还因通过摄影作品传递环保理念,获得了“深圳市特区模范少年”环保少年称号。

在紧张的课堂间隙,我们见到了这名即将升入高三的少年。讲起自己的摄影他滔滔不绝,而对于哪一时刻在什么地方拍过什么画面,他更是如数家珍,历历在目。

周冠南说,他从小学就开始摸相机,小学毕业那年,爸爸将一台D300s送给他,他们去了一趟蒙古,小冠南使用这台相机拍出了许多漂亮的照片。而真正产生浓厚兴趣,是2016年暑假自己去了一趟广州,那些风格独特的古建筑,让他从此爱上了摄影。

为了学习摄影,他开始去了解一些世界著名的摄影师,看他们的画册,从而构建起了自己的审美,再后来,他还会选择看一些专业的理论书籍,例如美国纽约摄影协会、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教材等,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拍摄去摸索。“很幸运,我觉得我自己摸索的方式都对了。”他说。

周冠南经常与爸爸妈妈到各地旅行,这些旅行都成了他的创作之旅。他会背上一台单反机、一台卡片机和三个镜头,白天拍摄,晚上处理图片。2017年暑假他们去西北时,在格尔登寺,他碰到了高僧在为僧人们讲课,静穆的僧侣群中,一个活泼的小喇嘛吸引了他,“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和别的喇嘛打闹,他精彩的回眸富有灵气,包含着孩童的天真浪漫,更包含着一种震撼心灵的力量。”

在色达的旅行中,他希望为这个摄影热门之地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转了几圈之后,他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用一丛怒放的红花去点缀着壮观的佛学院房屋,让画面生动起来。为了找到花朵与房屋比例的平衡关系,他前后换了十几个角度,还要在高海拔的地区长时间弯腰拍摄,不久就腰酸背疼,但最终还是拍到了最满意的一张。在花朵的映衬下,红房子鳞次栉比、层层叠叠,分外灵动。

他的镜头里,有他所理解的深圳。初中毕业的暑假里,周冠南带着相机爬上了塘朗山,在山顶的梅语阁,一个上山锻炼的人在庭内悠闲地喝茶,余晖洒向雨后初晴的深圳市中心,一片繁华景象。周冠南记录下了这一幕。后来,这幅图被《中国国家地理》选中,作为深圳城市形象的代表登上了该杂志官微推送的城市专题。这是让他尤为兴奋的一件事,因为这是他从小就订阅的杂志。

周冠南喜欢拍动物。在蒙古乌兰巴托的郊外,周冠南认识了一只傲气十足的神雕。它身形壮硕,目光深邃,好像正在思考着什么。为了拍摄大雕高大的身姿,他尽力靠近它并用广角端拍摄,全神贯注看着取景器时,竟不小心被大雕啄中了镜片,幸亏及时收回相机,镜片没有被啄伤。

冬天的一个周末,他来到深圳湾,运气特别好,潮水退的恰到好处,候鸟也多,海鸥构成了海鸥群,有一只飞起后,成百上千的海鸥也一同飞起,无比壮观。

“有专家说:深圳有这么多蛇,是深圳的福气。以前我一直对这句话抱怀疑态度。直到我第三次踏足梅林后山,我才真正体会到深圳蛇的数量之多。”他说。在一段布满树根的较为宽阔的土路上,他看到一条钝头蛇仰起脑袋向前游行。他将手中的长木棍放到蛇眼前,蛇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咬木棍。而相机高速连拍记录下狰狞的瞬间。半个多小时里,他一直盯着这条钝头蛇。

“对我来说,摄影最重要的不是最终的效果,而是感受拍摄的过程。”他说,自己回看每次旅行的照片,都会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难忘的经历,也是自己对自然、对历史、对文化的思考。

周冠南是是学校高二记者站的站长,为学校的各项活动中,都有他冲在最前排按下快门的身影。他表示,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其实各有侧重,新闻摄影重在一瞬间的捕捉能力,对于自己摄影技术的提高也有很好的锻炼。

周冠南不仅热爱拍摄,也愿意去表达,他开了一个公号“朗月行记”,在其中记录自己的摄影作品和观点。他的微信名则来自李白的《古朗月行》,一首浪漫瑰丽的古体诗。关于未来,他说,自己还没有太明确的规划,但相信一定与摄影有关。

编辑 李宇婷

(作者:读特记者 韩文嘉 实习生 苏畅)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