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谈︱垃圾分类:让渡个人便利,换取社会红利
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19-06-11 21:1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关键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形成长效机制、推动习惯养成。作为全国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46个重点城市之一,深圳如何率先突破?

一、垃圾不分类,城市两行泪

从前,几乎每个城市都有城墙或护城河的拱卫。如今,则是一条隐隐约约的垃圾带将城市包围起来。“垃圾围城”,成为诸多城市面临的发展痛点与严酷现实。相关数据显示,全国已有2/3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中,有1/4城市已没有合适场所堆放垃圾。

如何对待垃圾,事关城市的文明与教养。城市的发展史,一定程度上是同垃圾作斗争的历史。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一定意义上是观念上与实践中双重地清除垃圾的进程。面对“垃圾围城”,我们能做什么?垃圾分类处理,可能是大家现在听得最多的一个答案。

其实,垃圾并非天然需要分类。在人类社会漫长历史的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生产的垃圾跟现在相比要少得多,且其中很多都能较快自行分解。现在之所以要强调垃圾分类处理,主要是因为垃圾越来越多,分解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生产的速度,大量有毒有害垃圾的简单粗暴处理严重破坏着生态环境,堆积如山的垃圾也明显挤压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在社会状态下,每一件物品都必须存在于一个功能性的链条结构中。物一旦没有了恰当的社会功效,在社会结构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只能在垃圾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不过,一件物品之所以转化为垃圾,并非它完全失效了,而是人们对其态度改变了。一个物品只有被弃置于垃圾堆中,才能成为垃圾。如果一颗珍珠被遗落在垃圾堆里,且没有被人发现,就会成为事实上的垃圾。而拾荒者在垃圾堆里“淘宝”,让其中一些再次进入到社会循环中,它们则将重新回到物的状态为人所用。垃圾分类,正是推动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重要途径。

“垃圾不分类,城市两行泪。”垃圾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关乎民生质量,也事关城市可持续发展。目前,深圳日均产生的生活垃圾达到两万多吨,混合处理模式的用地与人工成本持续走高,难以为继。从城市的长远发展以及降低垃圾处理的整体成本出发,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势在必行。广大市民也应充分认识到,自己不只是城市公共服务的享受者,也是社会公共责任的承担者。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垃圾的产生者,都要对自己产生的垃圾负责,垃圾分类是必须承担的义务。

垃圾分类说起来重要,但却是“最难推广的一桩小事”。早在2000年,深圳就被列为全国首批8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之一。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里,深圳不断迭代升级垃圾分类版本,从配备垃圾分类投放设施与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到集中分类投放与定时定点督导,再到探索推行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垃圾分类工作整体上有所进步。在住建部2018年第二、三、四季度对全国46个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检查考核中,深圳连续排名第二。

不过,跟全国很多城市一样,深圳垃圾分类目前也存在“认可度高、践行度低”的问题,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程分类体系还存在不少缺位。生态环境部日前发布的《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显示,超过九成的受访公众都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是非常重要的,但只有约三成公众认为自己在垃圾分类方面做得不错,认知和行动的落差令人心忧。深圳市城管局也曾委托第三方对居民参与垃圾分类进行调研,发现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很高,能够达到90%—95%,但参与率只有10%,居民反映最主要的原因是很难找到垃圾分类设施。当全市3478个有物业管理的住宅区实现垃圾分类设施配置全覆盖后再次调研,发现参与率仍然不高,居民承认最主要的原因是改不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二、倡导鼓励与强制规范缺一不可

推进垃圾分类,技术手段与硬件设施方面的问题相对好解决,思想观念与生活习惯方面的问题才是棘手活。很多居民之所以做不到“知行合一”,关键是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不够多、不够深,要么不太清楚到底怎么分类,要么嫌麻烦不愿意分类,要么觉得自己分类但有人不分没意义。正因如此,“嘴上说支持、行动很诚实”的大有人在。难怪有人戏称,当前推行垃圾分类的效果可能还比不上百万拾荒大军的身体力行。

目前,垃圾分类主要以倡导鼓励为主,常用的是经济手段。美国旧金山首创“多投垃圾多付费”原则,把垃圾投放当作一种权利投入到市场进行交易,提高投放垃圾特别是不可回收垃圾的成本,引导居民减少不可回收垃圾投放与垃圾混装。当前,深圳正在探索改变垃圾处理费随水费征收的模式,按照“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和差别化收费的原则,逐步建立分类计价、计量收费的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目的也是通过经济杠杆引导居民参与垃圾减量分类。同时,不少地方为了提高公众参与度,推出可用于消费的“垃圾分类积分”,用经济实惠的奖励方式激发居民的积极性。不过,此种给公众糖吃的做法,成本相对较高,热度难以维持。

其实,在铺天盖地的宣传教育与正面引导下,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垃圾要分类,也不是不支持垃圾分类。然而,在缺乏明晰的刚性约束与制度规范的情况下,很多人出于嫌麻烦、图省事的思维惯性,往往没有垃圾分类的行动意愿。《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早在2015年就已施行,但效果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长出“牙齿”。垃圾分类涉及每个家庭,居民普遍有“法不责众”的心理,实际处罚也面临取证难、执行难的问题。

推进垃圾分类,需要引导甚至利导,但强制手段也必不可少。从现实情况看,垃圾分类做得好的国家或地区,投放垃圾都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也都不是那么“方便”。日本垃圾分类之所以成为全民“忍术”,也不是天生的,离不开强制性的制度罚则的倒逼。同样,德国对未按规定严格分类投放垃圾的,会采取“连坐式”的惩罚措施,给附近小区的物业管理员以及全体居民发放警告信,警告后仍未改善的,整个片区都将缴纳更高的垃圾清理费。

在明确的制度指引下,人们才能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让渡出个人的部分生活便利,不嫌麻烦地做好垃圾分类。而由此带来的社会成本降低,以及环境的持续优化,则是一种属于每个人的社会红利。垃圾分类给个人带来的不便,最终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运行便利与公共利益。

三、垃圾分类教育是长远之计

推广垃圾分类,看起来面对的是物,实际上面对的是人。

人是一种习惯的动物。垃圾混装是很多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垃圾分类也可以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就有强大的惯性,但并非不可改变。改变如何发生?教育是最重要的一种触发方式。

爱因斯坦说:“同一层面的问题,不可能在同一个层面解决,只有在高于它的层面才能解决。”根据NLP思维逻辑层次理论,环境、行为、能力为低三层,信念/价值观、身份、精神称为高三层,通常低层次的问题到高层次就能轻易找到方法,可倘若在同层次或低层次来寻找方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也就是说,高三层是决定性因素。任何事情一旦上升到高三层,往往就是“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苦难也要上”了。

说回垃圾分类,很多人不是没能力做,但就是没意愿做,还往往以“别人不分类凭啥我分类”给自己的行为找“合理性”。换句话说,在思维逻辑的低三层无法找到破解垃圾分类难题的钥匙。

在日本,垃圾分类近乎极致,成了很多人生活中的一种信念、习惯或仪式,人们愿意把精力与时间“浪费”在垃圾分类上。否则,不按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不仅将面临罚款,还被认为是有损公民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的丢脸的事情。

垃圾分类要上升到思维逻辑的高三层,根本上还要靠从小的教育熏陶。在日本,在瑞典,政府对国民垃圾分类意识的培养从儿童时期就开始了。我们知道,小孩子最听老师的话,老师把垃圾分类的正确做法告诉孩子,叮嘱他们要做到,绝大多数孩子都会无条件去践行。日常里被反复教育,生活中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就会刻在脑子里,上升为一种信念/价值观,甚至成为一种身份认同甚至精神归属的通用符号,最终会习惯成自然。小孩子会影响自己的父母,小孩子也会长大为人父母影响更多人,垃圾分类的观念就会一直传递下去,形成一个全民教育的过程。

近日,六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在学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到2020年底,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率要达到100%,要逐步建立包括生活垃圾分类知识教育的生态文明教育长效机制,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知识进教材、进课堂,着力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从小养成勤俭节约、垃圾减量、低碳环保的行为习惯,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引领整个社会的良好社会氛围。聚焦学校教育找垃圾分类的治本之策,从一个侧面说明,垃圾分类不是一日之功,不可能一两年就全面落地、快速见效,而是长久之计,需要一代人的观念更新、习惯养成。

道理千万条,做是第一条。着眼于人,推动人们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革,解开人们对垃圾分类“不了解、不情愿、难坚持”的死结,垃圾分类才能成为城市的新时尚,垃圾没分类反而不习惯才会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编辑 周梦璇

(作者: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