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谈 | 交通畅通,要“治堵”更要“治城”
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19-06-03 13:22

5月30日,市长陈如桂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深圳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2019年行动方案》。根据《行动方案》,2019年深圳将深入实施拥堵热点改善、公交服务优化、需求调控升级、慢行品质提升、重点设施推进、智慧交通引领、交通管理加强、停车设施挖潜8大行动,持续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打造高效能、高融合、高品质的城市交通运行体系,更好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一、交通拥堵,堵车更堵心

交通是一座城市的命脉,是城市活力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交通拥堵作为一种流行的“城市病”,也把很多城市折磨得够呛,深圳也不例外。

作为一个快速发展起来的超大型城市,深圳经济活跃、人口密集、基建迅猛,对城市管理治理形成了巨大挑战。尽管深圳交通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但仍难以匹配城市高强度扩张、高集聚发展的迫切现实。截至目前,全市小汽车保有量达330余万辆,每公里道路车辆密度超过510辆,车辆密度全国第一,远超国际上每公里270辆的警戒线。

人、车、路与交通治理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交通拥堵成为摆在深圳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近日,高德地图联合多家研究机构共同发布的《2019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深圳交通处于“亚健康状态”,深圳虽然没有进入“中国堵城排行榜”前十,但路网高峰行程延时指数同比上升3.42%,仅次于郑州的4.07%,值得警醒。

交通拥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运行效率与质量。交通拥堵增加居民的出行时间与成本,导致居民的生活品质与城市的宜居水平下降。同时,交通拥堵造成城市物流成本上升、应急反应能力下降,影响城市的营商环境竞争力。根据欧盟委员会的研究,道路堵塞在欧盟国家造成的损失可达GDP总量的2%。此外,交通拥堵致使机动车能源消耗增加,污染物排放上升,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总之,交通拥堵,堵车更堵心,已上升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二、治堵是个“技术活”

本质上,城市交通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治堵是个“技术活”,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治堵带来新的契机。

比如,深圳充分利用动态车道管控技术,推动道路资源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借助精细化的“微创手术”,对道路空间资源创新挖潜,合理设置潮汐车道、可变车道、HOV车道,以空间换时间,持续改善拥堵路段或节点通行能力。

又如,深圳目前正处于城市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期,而城市道路是城市交通、信息通讯、能源供应、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共同载体,很多工程都依附于城市道路推进,因而占用挖掘道路施工不可避免,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交通拥堵。管理部门正是借助信息系统实现数据互通、智能统筹,尽可能将相同路段的工程项目统一安排在同一时段内集中进场施工,避免出现反复开挖,将施工对道路通行的干扰降到最低。

再如,《深圳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策略措施及2018年行动方案》创新性地提出,将通过推广“互联网+”办公模式、弹性工作制等新型办公模式,引导市民错峰出行。此举正是通过寻求技术支撑,引导交通需求改善,以缓解高峰期交通拥堵的一种合理设想与有益探索。

交通治理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复杂性,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目前,深圳正在大力探索基于“数据大脑”的城市智慧交通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城市交通从管理到治理、从治理到服务的根本性变革。

最近,广东省近日发布《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将逐步放宽广州、深圳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扩大准购规模。随后,深圳作出回应,决定自2019年6月起,在原定每年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配置额度为8万个的调控目标基础上,2019年至2020年每年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深圳的底气来自于哪里?最可能的是,深圳将增加汽车增量看作是提升城市管理治理水平的一个契机,有信心借助技术手段实现精细化、智慧化治理,对冲车辆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的压力。

三、从“治堵”到“治城”

交通拥堵不只是路与车的问题,治堵实际上涉及交通发展模式与城市规划运行的大问题。因此,城市交通要畅通,不仅要“治堵”,更要“治城”。否则,极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泥淖,导致治标不治本。

大多数人认为,交通拥堵的根源在于“车多路少”,因而要治堵就得多修路。然而,著名的“当斯—托马斯悖论”告诉我们,“修建道路引发拥堵”。因为在政府对城市交通不进行有效管控的情况下,道路建设新增的通行能力会很快被新的交通需求所淹没,以单纯增加道路供给的方式治堵,会陷入“拥堵—建设—缓解—更堵”的怪圈。

当前,深圳用地与交通设施建设进入存量为主的发展阶段,一味扩张道路规模的治堵策略,既不经济也无空间,难以为继。深圳通过提高小汽车交通的使用成本,抑制小汽车交通需求的快速增加,实属无奈,但很必要。更为主动的方式是,通过优先发展更高效的集约交通方式,使交通设施容纳交通需求的能力增加。目前,深圳已开始实施以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为核心的“公交治堵”策略,充分保障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者的优先权,推动从“车的城”回归“人的城”。高德地图发布的《2019年Q1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深圳公共交通站点覆盖率最高,5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了90.8%;在超大城市中,深圳城市轨道交通衔接率排名第一。

交通系统是城市系统的一部分,交通拥堵是城市空间矛盾的外在表现。道路机动车拥堵是当代城市交通拥堵最主要的显性问题,但不是问题的全部。巴士、地铁站台或车厢内的拥挤,同样值得重视。国内不少大城市都存在“职住分离”的情况,深圳同样也有。在城市空间中,居住区与中心城区之间交通需求量庞大,特别是在早晚上下班高峰时段,巨大的潮汐交通流让公共交通也应接不暇。

“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西方著名学者彼得·卡尔索提出新都市主义理论,寻求重新整合现代生活诸种因素,如居家、工作、购物、休闲等,试图在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重构一个功能多样化的邻里街区,而不只是一个晚上用来睡觉的“卧城”。其理论旨趣,是重新定义城市,创造更好的人居环境。其带给我们的启示,是通过城市空间布局的重构优化,疗治包括交通拥堵在内的“城市病”,即通过“治城”来实现更彻底“治堵”。

当前,深圳正在全力推进特区高质量一体化,产业布局、交通设施、文化设施等均向原特区外倾斜,将有力推动全市域均衡协调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深圳会离“堵城”越来越远。

编辑 李怡天

(作者: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