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集团”揭牌成立啦 宝安又添公办教育集团

记者 叶志卫 通讯员 张路玉 彭欣欣 文/图
2016-09-09 23:38
摘要

9月9日,经过多方筹备的“深圳市宝安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校集团”)在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图片1

9月9日,经过多方筹备的“深圳市宝安职业教育集团”(以下简称“职校集团”)在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正式揭牌成立。

这是宝安区继成立宝安中学集团、宝安幼教集团之后,又一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举措。职教集团,由宝安职业技术学校、沙井职业技术学校,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企业单位,组成产教联合体,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宗旨,以专业和人才培养为纽带,以校企双赢为基本准则,推进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努力做到“宝安产业发展需要什么人才、集团就培养什么人才”。

区委书记黄敏在仪式上表示,当前,区委区政府提出要建设“中国制造2025”先行区,大力建设先进制造产业城、科技创新产业城,倾力打造“汽车+”“互联网+”“卫星+”“激光智能制造+”“太赫兹+”等5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亟需大量的产业人才。这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职业教育实现新一轮发展的难得机遇。

黄敏认为,组建宝安职业教育集团,更是推动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集约式发展的有力举措,必将推动全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推进支柱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壮大发展优势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重要平台,也必将促进“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建设。

图片2

据了解,新成立的“职校集团”,将高标准定位宝安职业教育。集团将充分发挥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作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加强集团成员单位、合作单位在教育教学、专业和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加强成员单位专业统筹建设,优化专业设置,努力提高职业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能力。建设区现代职业教育教育实训中心,推进“区——街道——企业”三级实训网络形成。发挥宝安职校与宝安电大合署办学优势,探索“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连贯培养机制,丰富中高职衔接办学渠道。

【读特新闻+】

一、职教集团将如何运作?

集团办学以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通过创新办学体制、管理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凝聚企(事)业单位、行业组织、职业院校、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加强职教资源优化整合,实现集团成员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和发展能力,增强宝安区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提升宝安区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形成适应宝安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体现终身发展理念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加快建设“滨海宝安、产业名城、活力之区”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宝安职教集团成员单位有哪些?

宝安职教集团成员单位主要为公办职业教育机构,包括: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加挂深圳市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含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宝安分校)、深圳市沙井职业高级中学(更名为“深圳市宝安职业教育集团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宝安区委区政府决定深圳市宝安职业技术学校为集团牵头单位,将深圳广播电视大学宝安分校纳入宝安职校一体化办学,强化集团成员合作平台建设。

(一)宝安职校(第一职校)

图片3

宝安职校于1985年成立,先后与宝安中专、宝安职高、成人中专、宝安电大合并。2016年建成新校区,7月完成搬迁,9月1日如期开学。占地12.5万平米,教职工352名,全寄宿在校生4100名。2014年,成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开设会计、会计电算化、物流、物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软件、汽修、数控、模具、服装、动漫等11个专业。

图片4

其中,10个专业实现中高职对接。近五年共聘请23所中高职及大学32名专家为办学顾问。现有区级实训实习基地(企业校区)7个、合作企业48个,加入行业协会13个(国家6、省2、市5),聘请35家行业(企业)协会、38名专家为专业顾问。

(二)第二职校(原沙井职校)

图片5

 

沙井职校于1997年成立,占地2.7万平米,教职工123名,在校生约1300名。开设数控、模具、烹饪、会计、电商、传媒、电子等7个专业。2个专业实现中高职对接。聘请30余名高职专家为办学顾问。现有区级实训实习基地1个、合作企业4个,加入行业协会5个。

三、“职校集团”将如何推进发展?

(一)“做强”集团

1、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提高集团办学层次和水平

一是坚持专业面向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置与调整,按照“大专业、多方向”思路,与深圳大力发展的精密制造、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等产业紧密对接。二是针对已对接的中高职专业,全面推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内容、实训实习等方面对接,促进中高职一体化办学。三是共享宝安职校资源,辐射带动第二职校专业逐步实现中高职对接。通过高职院校引领中职专业发展,实现学校办学重心上移,进一步提高学校办学层次和专业发展水平。

2、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增强集团办学活力

积极利用并拓展集团现有资源,一是借鉴发达地区经验,探索由职教集团、高职、大企业三方联合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深入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保障各方主体利益。二是建设集团公共实训中心,开展实训实习教学、技能鉴定、师资培训、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等工作,方便学校教师实践、学生的部分高端实训及体验。

3、推进落实“制度+科技”,打造“智慧集团”

落实区委推进“智慧宝安”建设工作及黄敏书记关于“制度+科技”的讲话精神,结合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意见,大力加强集团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化校园管理工作。以教育教学、学生生活管理为试点,之后在集团全面铺开。通过数字化管理,将集团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各责任主体,提升集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二)“做大”集团

1、依托集团资源,提升学生和企业职工素质

一是充分发挥宝安电大资源优势,在集团成员范围内,探索“中职-电大直通车”学分制连读培养机制,拓宽在校生升学渠道。二是为集团合作单位(民办中职学校)学生报读电大提供更好服务。三是依托电大拓宽集团合作单位(区级实训实习基地企业)职工学历提升渠道。四是通过举办集团技能节、承办各级技能大赛,增强集团成员及合作单位之间凝聚力,扩大集团品牌效应。

2、依托示范校平台,增强与龙川职教双向互动

依托宝安职校国家示范校平台及校企合作资源,一是按照“精准帮扶,专业对接”原则,推进“银宝山新数控龙川班”、“中兴通讯龙川班”建设,助力龙川职业技工学校专业发展。二是通过举办校园招聘会、组织合作企业前往龙川中职学校等形式,遴选龙川中职优秀毕业生到宝安就业,为宝安企业服务。

3、依托地缘和资源优势,吸纳内地优秀毕业生来深就业

充分利用教育部中西部联合办学资源平台,依托宝安地缘和集团资源优势,探索与内地中等职校联合办学,引进内地优秀中职毕业生,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

实习编辑  木杭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