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深圳创新团队回忆:他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吴璇玲
2021-05-24 08:30

5月22日,袁隆平走了。这些年,袁老一直牵挂着深圳的杂交水稻研发和推广工作,从选址相中坪山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打造试验田,到取得华南地区每亩847公斤高产,再到开发出业内大名鼎鼎的“深优”系列品种,袁老与深圳有着深厚渊源。

5月23日,在位于坪山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以下简称“深圳研究所”),袁隆平院士深圳创新团队的成员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讲述了他们眼中的袁老以及研发背后的故事。

“永不放弃”创建超级杂交稻

作为袁隆平招收的第一个博士生,深圳研究所研究员武小金难掩悲痛,近日奋笔写下“恩师驾鹤天堂行,地失巨擘宙增星,举世悲痛徒尤甚,苍天垂泪到天明”的诗句,表达对恩师的沉痛悼念。

对于袁老与深圳的结缘,武小金当时就在现场,记忆特别深刻。2004年,袁隆平来到坪山碧岭现代农业科技园,进行国家超级杂交水稻基地选址时,一下车就直奔田地,先是摸了摸土壤,又认真做了采样,对土地状况十分关注。

当时,传统杂交水稻的产量虽高,但对比国外还不够优质。于是,袁隆平对深圳研究所提出了“两个希望”:一个是希望培育优质杂交稻米,让老百姓能吃上便宜优质的大米;二是希望以深圳为前沿开发基地,让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走向国际。

武小金表示,“袁老提出的第一个目标,深圳已基本完成,深圳研究所近年来在优质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新近研究成功的淳丰优系列、济优系列等,已更趋完美。”

对于“第二个目标”,武小金介绍,深圳培育的优质绿色杂交水稻新品种已经逐步走向了国际,在印尼、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市场表现良好,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引发国际社会瞩目。

在武小金看来,袁隆平身上最可贵的精神是“永不放弃”的精神,“一个目标完成后,他又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奋斗。”他记得,在袁隆平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后,已功成名就,但又致力要研究“两系法”杂交水稻,虽然引发了一定争议,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失败,也不怕“失败了会影响自己的名声”,一直坚持研究,最终他带领团队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买衣服每件不超过100元

“袁老逝世的消息传来,大家都很悲痛,多位同事已第一时间赶赴长沙。”记者见到深圳研究所科研人员孟祥伦时,他正在忙着布置灵堂。“24日我们将会在研究所举办一场追悼会,供科研单位代表及市民吊唁,送袁老最后一程。” 孟祥伦说。

2015年之前,袁隆平的身体还很不错,每年都会来深圳一到两次,短则停留一个星期,有时也会住上一个来月。孟祥伦回忆道,袁老对年轻科研人员特别关心,每次下到田间,都会亲自指导示范,并一再叮嘱,“搞科研一定要冲在最前线,不能总待在实验室,多下田地看看,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数据。”

“在生活中,袁老非常平易近人,是我见过最没有名人架子的名人。”孟祥伦表示,袁老的日常爱好非常多,喜欢游泳、排球、小提琴演奏,空闲时还会去逛街“血拼”。“袁老有时一次会买五六件衣服,但每一件都不会超过100元,他说下田的时候穿起来方便,不用担心弄脏了”。孟祥伦说,袁老出门也不喜欢讲排场,外出经常乘坐的都是十余万的普通小车,在他看来,能替步就行。

袁隆平曾说,我不在家,就在试验田,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在孟祥伦看来,这可谓是袁老最真实的工作写照。“他在深圳的时候,每天6点不到就会起床,洗漱完毕,直接奔赴田间,风雨不断。”孟祥伦说,袁老的这些精神和品质,将会成为科研人员永远的财富和动力,激励着人们奋发前行。

(原题《袁隆平院士深圳创新团队回忆袁老 他不在试验田,就在去试验田的路上》)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肖雄鹏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