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龚培连就任湖北省物价局副局长,1985年底,调任深圳市物价局当党组书记、局长。1998年,龚培连从深圳市工商局(物价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岗位退休。 今年83岁的他回顾过去,他做的其中一件大事是:采取放调结合,为全国物价体系改革探路,解决人民关心的“菜篮子”价格问题。
早在1980年,深圳特区就以供求矛盾最为突出的商品为突破口,进行市场化物价改革。然而放开市场物价,虽然较好地解决了特区各类商品物资的供求矛盾,却带来乱涨价,大涨价等严重问题。1987年以前,深圳的零售物价指数和生活费用指数上涨一直居全国之首。难怪当时有人发出:深圳价格改革之船驶入经济“百慕大三角”的感叹.。
美国摩托罗拉公司为维护商标合法权益作出贡献的深圳工商物价系统赠送锦旗。
这时,社会上有三种不同的理念,一种是不能这样任其发下去,要坚决管起来。第二种是不能走“回头管”的老路,要让市场调节那只“看不见的手”去“安排”。第三种是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单靠那只“看不见的手”,照搬西方经济学史管市场物价的理念和方法。
贸易经济专业科班出身的龚培连认为,借鉴历史,面对现实,要同时大胆使用另一只“看得见的手”,像健康人那样坚持灵活运用“两只手”。 龚培连组织重点对放开的价格,特别是对于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菜篮子”价格,实行差率管理。即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出商品的进销、购批、厂批、批零、地区、季节、综合等差率,以及综合毛利率和利润率、自然损耗率等。这些差率由市场形成,是一种动态的模式。同时组织市局、分局、工商所、市场小组四级网络,对零售价格进行系统管理。1988年,实行差率管理一个月后,“大涨价”“失控”的物价指数即开始回落,第二年出现负増长。后在深圳的全国物价局长现场会议予以推广。
广东省经检会议在深圳召开,右二是龚培连。
对于肉类的卫生安全和价格上涨不合理的问题,龚培连力推工商与贸易、肉检等管理部门合作,排除阻力,改“千把刀”为“一把刀”,集中屠宰、集中检测,由专门设立的专业工商所实行严格管理,把健康肉分流到各零售市场和门店,再按专门制定的各项差率,进行’“差率管理”,从而保证市民吃上价格合理的“放心肉”。这一改革举措,很快在全国得到推广。
龚培连在任时,成立了全国首个价格咨询委员会,为《价格法》提供先行范例;探索“准则”登记制,管生、管死、更管活;培育要素市场,发展市场体系。为了宣传造势,他还活跃在理论战线,满负荷挑灯笔耕,撰写了一批理论文章。龚培连在采访结束时感慨地说:“是党把我这个穷小子送到了大学,然后让我走上工商物价工作之路,为党为人民做了一些具体事,但离党的要求还很远。”他祝愿广大市场监管人员不忘初心,在潜心践行中,创造新的辉煌,工作更上一层楼。
(原标题《学党史 践初心 市场监管老共产党员述变迁之四|勇当物价战线开拓者为全国改革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