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8年度十大国内、国际新闻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18-12-31 11:01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8年度十大国内、国际新闻。哪些新闻上榜了呢?一起来看看!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8年度十大国内新闻: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通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是1982年宪法施行以来的第五次修改。本次修改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共有21条,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成为我国坚持推进依法治国、依宪治国的重要里程碑。

2、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集体产生  共和国领导人首次进行宪法宣誓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从3月14日到19日,经过严格法定程序,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人员相继产生,实现了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员新老交替大格局,形成了新一届国家机构和全国政协领导集体。根据新修订的宪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3月17日,刚刚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成为第一位进行宪法宣誓的共和国领导人。

3、我国隆重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改革开放再出发

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4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大会隆重表彰了100名改革先锋和10名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的国际友人。

4、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顺利展开

3月21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全文公布。这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展开,标志着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这场深刻变革,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改革方案公布后仅两天,根据新修订的宪法和刚刚通过的《监察法》而新组建的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正式挂牌开始运行。两个月后,改革方案中确定的25个新组建或重新组建的部门就全部亮相。

5、中央多举措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写入了宪法、党章,这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六个方面的政策举措。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6、主场外交成果丰硕彰显大国风范

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中,深入阐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而54个非洲成员代表参会的中非论坛则是迄今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主场外交活动。2018年,习近平主席四次踏出国门,亲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足迹遍布亚非欧拉美及大洋洲13国。2018年,中国与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萨尔瓦多正式建交。

7、南海阅兵人民军队展现新气象

4月12日,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海上阅兵。这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阅兵。2018年,人民军队全面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展示了新面貌。经党中央批准,自2018年1月1日起,由人民解放军担负国旗升降护卫和礼炮鸣放任务。1月1日起,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由党中央、中央军委集中统一领导。5月13日,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开始海试。4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正式在北京挂牌成立。

8、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保护绿水青山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实地考察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实施情况后,在武汉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

9、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通过保障改善民生举措接连推出

8月3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七次修正案。修正案对现行个人所得税计算及申报方法、征收范围及征收方式、税收减免范围等相关问题,进行了针对性修改。2018年,国家推出了多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7月1日,《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实施。截至9月底,全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619.9万人,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7.6%、12.9%。10月1日,《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实施。10月10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截至10月底,各地已配备儿童督导员3.5万名、儿童主任45.2万名。2018年,我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5亿,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10、严查问题疫苗案件疫苗管理进入立法程序

7月,吉林长春长生公司问题疫苗案件曝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作出重要指示。一批与疫苗案件相关的人员被严厉问责,长春长生公司被罚没款共计91亿元。8月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接种长春长生公司狂犬病疫苗续种补种方案》。10月16日,长春长生狂犬病问题疫苗赔偿实施方案公布。11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征求意见稿)》,疫苗管理进入立法程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8年度国际十大新闻:

1、中国成功举办全球首个进口博览会 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11月5日--10日,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中国上海成功举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中国坚定支持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加强经贸交流合作,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增长,推动开放型世界经济发展。

习近平主席在4月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年会、6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9月举行的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及12月举行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等重要场合不断强调,中国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一带一路”倡议走深走实 国际社会参与更加广泛积极

12月11日,全球最大的北极液化天然气项目-俄罗斯亚马尔项目第三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这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五年来取得的最新成果。自2013年以来,中国同“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货物贸易额累计超过6万亿美元,对外投资超过800亿美元,成为拉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增长的重要引擎;中欧班列开行12000多列;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有关国家新增本地就业岗位24万余个。

1月22日,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发表了《一带一路特别声明》,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延伸到拉美地区。目前,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49份共建“一带一路”的政府间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已被纳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合组织等重要国际机制成果文件。

3、叙利亚局势危机四伏 中东地区冲突频发

2018年,随着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被基本铲除,叙利亚境内的战事逐步演变为俄罗斯和伊朗支持的政府军与西方支持的反政府武装之间的对峙。各方在叙利亚的角力进入了新阶段。1月2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发起针对阿夫林地区库尔德武装的“橄榄枝”行动;4月14日,美英法三国以“叙军使用化学武器事件”为由,对叙利亚目标发动军事打击。以色列加紧打击叙利亚境内目标。9月7日,俄罗斯、伊朗、土耳其3国领导人在德黑兰举行的叙利亚问题峰会未能取得成果。12月19日,美国宣布,将撤回全部驻叙美军。

中东其他地区也出现了冲突频发的情况。美国5月8日单方面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逐步采取全面遏制伊朗的政策。5月14日,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高调迁址到耶路撒冷,导致巴以爆发4年来最为激烈的暴力冲突,近3千人死伤。卡塔尔与其他阿拉伯国家的断交危机未得到缓解,沙特与土耳其摩擦进一步加剧。

4、朝鲜半岛局面缓和 中方斡旋发挥积极作用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3月起先后三次对中国进行访问,与习近平就朝鲜半岛局势交换看法。中国提出的“双暂停”等建议有力促进了地区形势转圜,推动了半岛无核化进程,赢得国际社会广泛称赞。

6月12日,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新加坡举行了两国在任领导人历史上的首次会晤。这是朝鲜半岛局势出现的重大积极转折。

2018年,朝韩领导人在板门店和平壤实现三次会晤,双方签署《板门店宣言》和《9月平壤共同宣言》,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多项合作陆续展开。

5、美国挑起贸易摩擦引发全球忧虑 中美元首会晤释放积极信号

3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对价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从而挑起了中美贸易摩擦。在此前后,美国还依据其国内法,与欧盟、日本、加拿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产生贸易摩擦,引发全球忧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纷纷下调对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世界贸易组织12月对美国贸易政策进行审议,中国、欧盟、日本等成员对美国以国家安全名义加征“钢铝关税”等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的做法提出批评。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1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G20峰会期间举行会晤,就双方暂不升级关税等限制措施达成重要共识,为中美贸易战按下“暂停键”,双方工作团队认真推进落实共识,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

6、俄罗斯强硬回应西方制裁 美俄《中导条约》前景堪忧

3月4日,俄罗斯前情报人员斯克里帕尔父女在英国索尔兹伯里市被发现中毒昏迷,引发英、美等近20个西方国家在冷战之后最大规模驱逐俄罗斯外交官的风波。11月25日,俄罗斯与乌克兰在刻赤海峡发生冲突后,北约和美国声称完全支持并且维护乌克兰的主权完整,美国临时取消G20峰会期间美俄元首会晤。面对西方国家不断升级的制裁行动,俄罗斯予以强势回应。

10月20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俄罗斯违反1987年《苏联和美国消除两国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中导条约》)及条约限制美方研发新武器为由,宣布美国将退出《中导条约》。俄总统普京随后表示,如果美国执意退出《中导条约》,俄罗斯会采取迅速有效的回应行动。国际舆论认为,《中导条约》一旦失效,可能导致欧洲重新回到冷战对峙局面。

7、英国“脱欧”阻力重重 “硬脱欧”摆上日程

英国谋求正式脱离欧洲联盟的过程一波三折。6月2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英国脱欧法案。11月25日,欧盟特别峰会与英国达成“脱欧”协议,双方朝“协议分手”迈出关键一步。

英国议会原定12月11日就脱欧协议草案举行投票,但由于国内反对声浪高涨,且协议可能遭到否决,首相特雷莎·梅决定推迟投票,引发保守党内部针对她本人的不信任投票。脱欧给英国社会带来的裂痕难以弥合,如果脱欧协议得不到英国议会批准,2019年3月29日,英国有可能被迫无协议退出欧盟关税同盟与欧洲共同市场。

8、国际油价剧烈波动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10月3日,国际原油市场北海布伦特油价站上86.29美元/桶高点,创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但随后持续重挫,在12月18日收于今年最低的56.26美元/桶。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面临内外双重压力,卡塔尔宣布自2019年1月起退出该组织。美国则持续打压俄罗斯和伊朗,意图瓦解石油联盟。

12月10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宣布,为了能够使欧盟通过货物结算继续进口伊朗石油,欧盟将绕开以美元为主的国际结算系统(SWIFT),尽快建立一个贸易支付机制,即特殊目的载体机制(SPV)。此前伊朗已经宣布不再使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全球金融“去美元化”趋势愈发明显,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9、全球极端天气灾害频发 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难题

2018年,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8月,印度遭遇近百年来最严重洪灾,数百万人受到影响;欧洲大部分地区春末和夏季经历异常高温和干旱,北极圈以北高温持续时间创下纪录;11月,美国加州爆发百年来死亡人数最多的山火,过火面积超过620平方公里。联合国报告显示,按目前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2030年至2052年间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摄氏度,严重威胁全球生态系统安全。

12月2日,第24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波兰卡托维兹开幕,近200个国家的代表围绕《巴黎协定》实施细则,经过艰苦谈判,最终取得了一揽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为落实《巴黎协定》、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出进一步安排。

10、人工智能发展步入新阶段 “新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9月17日至19日,以“人工智能赋能新时代”为主题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大会发布《2018世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蓝皮书》,分析了全球各主要人工智能强国产业发展及技术路线现状与趋势,阐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究、产业投入、服务应用。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和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驱动下,2018年人工智能迎来新一轮发展热潮,真正进入落地实践阶段。各国新政策密集出台、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技术进展日新月异,“新智能时代”正在到来。分析人士认为,未来人工智能将给医疗、金融、运输、制造、服务、体育和军事等各行业带来革命性变化。

编辑 郑蔚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