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家乐团“掌门人”鹏城论剑,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举行
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2018-11-11 19:32


第四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现场

第四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11月10日在深圳开幕。在两天时间里,来自全国近50家交响乐团及行业团体的“掌门人”,以及从新加坡、日本、瑞士等地远道而来的业内专家,一共逾百位嘉宾齐聚鹏城“论剑”。

著名指挥家陈燮阳获“终身成就奖”


曾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和音乐总监的陈燮阳老先生获终身成就奖

作为本届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的轮值主席,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首先作了主旨发言,与各路嘉宾分享了深圳交响乐团近年在艺术管理上的成功经验。随后,与会嘉宾分别聚焦“交响乐团与所在城市的文化生态”“交响乐未来模式”“提高排练效率”等职业乐团关注的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轮值主席、深圳交响乐团团长聂冰发言

“我们演来演去都是60岁以上作曲家的作品,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年轻作曲家在哪里?我们能为50年、100年以后的后人留下什么样的作品?”著名指挥家余隆率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他认为,中国有近80家交响乐团,应当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齐心协力,“大团大做、小团小做”,在这个平台上建立交响乐信息资源的共享机制,促进中国交响乐出作品、出精品,并推动中国音乐作品走向世界。


张国勇

围绕论坛主题,广州交响乐团前任团长余其铿、现任团长陈擎和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等全国十家交响乐团“掌门人”就各自乐团的实践,分享了音乐会套票制度、观众培养、教育普及等项目。著名指挥家张国勇还分享了如何缩短排练时间、提高排练效率的经验。


著名指挥家余隆发言

本届论坛上,余隆为陈燮阳颁发了本届论坛的“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为中国交响乐事业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陈燮阳曾任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和音乐总监,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第一位文艺院团的总监。“我在上海交响乐团担任总监20多年,我的成就就是守住了百年老团。”今年已79岁高龄的陈燮阳,以一番朴实的肺腑之言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交响乐未来模式备受关注

记者发现,在论坛上,“掌门人”们除了交流内部管理经验外,如何拓展古典音乐的年轻受众是备受关注的话题。


苏黎世室内乐团艺术总监麦克・布勒

在“交响乐未来模式探讨”环节,苏黎世室内乐团艺术总监、执行董事麦克・布勒就以“重塑古典音乐会”为主题,分享了欧洲乐团21世纪推动音乐会新模式的举措。

麦克说,如今欧洲的古典音乐会不再局限于正襟危坐的传统模式,而是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者开发了各种新的演出形态。比如,他们针对六岁以下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家庭分别推出了婴儿音乐会、爬行音乐会和翻滚音乐会,并致力开发学龄青少年观众群体,将古典音乐与足球运动、冰上舞蹈等结合。


余隆与余其铿在交谈

此外,本届论坛还首次邀请了世界五百强企业“掌门人”——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跨界为中国交响乐发展“出点子”,他与余隆畅谈了年轻人、音乐教育与传播等热点话题。

海兹曼对于如何在引领和迎合受众之间取得平衡点发表了观点。他说,汽车制造商和交响乐团一样,不能停留在了解年轻受众的关注和需求上,更要在设计上“注入经典和永恒的元素”,“这样的车才能保值”。

深圳特区报•读特首席记者杨媚的分享

各路嘉宾共议古典音乐的当代传播

此外,深圳特区报•读特首席记者杨媚与高清古典音乐网络平台HD-hall的录音师刘达、爱满地古典音乐频道视频工作者也纳等也共同探讨了如何用唱片、视频技术和新兴媒体传播古典音乐,既为现在和未来留存交响乐的恒久魅力,又利用新兴的多元传播方式让交响乐被更多大众所了解和喜爱。

读特新闻+

中国乐团艺术管理论坛于2015年由指挥家余隆倡议创办,中国爱乐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新疆爱乐乐团、青岛交响乐团、杭州爱乐乐团八家乐团发起,旨在搭建一个为中国乐团在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探索和研讨的交流平台。

(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首席记者 杨媚)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