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明街道以“1+3+5”整体工作部署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2021-05-09 12:00
摘要

近日,公明街道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为“家门口”党史课堂讲师团颁发聘书。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公明街道强化政治自觉,迅速动员部署,精心策划实施,以“1+3+5”的整体工作部署为指向,聚焦“学史力行,赶超奔跑谱公明新篇”1个主题,主打“3个品牌”活动,开展“5个一百”系列活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通过“家门口”党史课堂,提倡多元参与,使党史学习教育“热”起来;通过创新形式,强调深入浅出,使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突出学史力行,关注利为民谋,使党史学习教育“实”起来……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中,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从党的百年历程中汲取奋进力量,突出学史力行,赶超奔跑谱公明新篇。

公明街道举行党史学习教育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并为“家门口”党史课堂讲师团颁发聘书

强化政治自觉

高效研究部署工作方案

公明街道紧扣上级党史学习教育有关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第一时间成立街道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并研究制订《公明街道党史学习教育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活动方案》;第一时间开展理论中心组学习和各级党组织“第一议题”学习,部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动能迅速向街道各单位传递。

在党史学习教育实践中,公明街道精心策划“走茅洲河碧道学党史”、“家门口”党史课堂、“我为群众办实事”3个特色品牌活动,同步开展“5个一百”系列活动,即专题学习活动学百年党史;广泛覆盖宣讲推百堂党课;聚焦民生服务办百件实事;重温党员经历话百人初心;举办系列活动颂百年风华,突出党史学习教育的系统性、广泛性、参与度。

筑牢红色阵地

高标准打造“家门口”党史课堂

公明街道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创设多维一体的“家门口”党史课堂,打造具有公明特色的广覆盖、深渗透、高参与的党史教育品牌。

公明街道举办“家门口”党史课堂知识问答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群众踊跃参与

一是通过设计制作专题性、移动式党史展示长廊,将党史教育课堂送到社区、城中村、小区、园区、公园等;二是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资源势能,活化利用东宝中学作为深圳市党史教育实践基地的在地优势,设立沉浸式党史课堂临时教学点;三是在街道机关、社区、“两新”组织、企业中选聘27名讲师组成“家门口”党史课堂讲师团,并发动辖区老干部、老党员等人员组建“银龄宣讲团”;四是开展好“讲好党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青年演讲比赛,以演讲比赛的形式,组织街道干部职工讲述党的光辉历程及感人事例,并试水线上直播扩大受众覆盖面,形成讲好党史故事的浓厚氛围。

“银龄宣讲团”正在为群众宣讲党史知识

据统计,今年3月以来,公明街道共开展8场次“家门口”党史巡回课堂,覆盖党员、群众超5万人次。

精准对接需求

高质量办好民生实事

为突出学史力行,公明街道全面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主题党日活动,并充分发挥“支部建在家门口”的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优势,从群众身边“微心愿”出发,推进民生“微实事”,真正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务实举措。

据统计,2021年以来公明街道网格党支部党员共计走访群众1128次,累计收集224个反馈意见,已解决222个,问题总体解决率达98%;共开展3场党群便民服务集市,累计服务辖区居民2000人次。

为让党史学习教育同“为民办实事”深度相融,公明街道归纳梳理形成涉及社会保障、道路交通、生态环境、文体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为民办50件实事”清单,由街道各单位领办民生问题并在限期内完成,明确责任人、任务图、时间表,切实解决辖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力争以高质量工作成效献礼建党100周年。

公明街道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积极落实好上级工作要求,扎扎实实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5个一百”系列活动,重点打造高质量高颜值的党史教育“初心园”,通过区品质立项提升完善东宝中学红色教育基地,打造全市党史学习教育“打卡点”,招募成立“红色讲解员”队伍;举办线上老物件展览,聚焦“支部建在家门口,党员回到群众中”,探索外卖小哥、快递小哥等行业群体党建工作;举办“百年礼赞·筑梦公明”合唱比赛,不断谋划开展好讲政治、接地气、有温度、高质量、广覆盖的党史学习活动。

(来源:光明融媒)

编辑 彭健雄 审核 汪新林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