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真探 | 感染率达50%!感染幽门螺杆菌别轻视,专家来教你防治

深圳特区报记者 曾逸敏
2021-05-08 19:05
摘要

此类细菌是致癌的因素之一,感染后并不一定会发展成胃癌,但仍要加以重视,及早主动治疗。

“我为什么会感染幽门螺杆菌?要不要治疗?这个病会不会恶化成胃癌?”这是体检中,不少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最担心的问题。近期,本报收到不少市民朋友的留言。为此,记者采访了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丁世华。他指出,此类细菌是致癌的因素之一,感染后并不一定会发展成胃癌,但仍要加以重视,及早主动治疗。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居在胃黏膜表面的小细菌,感染后胃黏膜有可能产生炎症。丁世华表示,我国是幽门螺杆菌的高感染国家,感染率达50%以上。幽门螺杆菌传染性强,主要通过口-口和粪-口传播。碗筷消毒不达标、一起吃饭时互相夹菜、家长嘴对嘴给孩子喂饭......这些习惯都可能将口腔内、胃里的幽门螺杆菌传播出去,“一人感染,很可能全家人也携有。”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认定为1类致癌因子。丁世华解释,事实上,患者感染后不必过分关注,也不必过分忧虑。绝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杀灭幽门螺杆菌是针对胃癌最可防、可控的措施。他建议,患者发现自己感染幽门螺杆菌之后,应及早主动到医院治疗。

丁世华补充,其实,绝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平时不会有什么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等相关疾病。因此,患有以上疾病的患者更因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患者可到医院挂消化内科,按疗程服药。同时,他提醒,14岁以下儿童及70岁以上老年患者不建议主动治疗,需要权衡利弊,部分药物不适宜老人及儿童服用;儿童有一定的自我清除能力,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原标题《感染率达50%!感染幽门螺杆菌别轻视,专家来教你防治》)

见习编辑 连博 审读 吴剑林 审核 李怡天 范锦桦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曾逸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