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观察 | 湾区融合风向标:香港要在深港边境打造卫星城!

深政观察
2021-05-06 23:23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摘要

深圳向南、香港向北,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加速融合又有新的重大进展!

深圳向南、香港向北,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加速融合又有新的重大进展:

根据香港文汇报的消息,香港特区政府向立法会申请共10亿元,对新界北发展进行勘查研究和全盘的设计,打造边境卫星城市,既能容纳共近30万人口,同时发展创新及科技、物流走廊,从中创造约64,000个就业机会。

图片来源于文汇报

相关报道引发深港两地强烈关注。小政注意到,规划中的香港新界北地块位于深圳河以南、与深圳福田区一河之隔,紧邻落马洲河套地区。香港文汇报将这块紧邻口岸的地块定义为“黄金腹地”,明确指出香港新界北邻内地口岸,适合发展口岸经济融入大湾区发展。

根据媒体报道,香港特区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大致完成了新田 /落马洲发展枢纽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初步土地用地规划和工程框架,总面积涉及320公顷,包括逾80公顷宗地,当中约有一半为私人土地,可用于发展住宅项目,提供超过3万个单位,用以容纳84000名居民,同时可作经济和就业的用途,包括创新及科技、商业及零售、餐饮、娱乐用途。

该地块紧邻皇岗口岸,皇岗口岸是大型陆路口岸,与香港落马洲口岸联通,是我国首个实行24小时通关的陆路口岸,每日有大量货车、大小客车以及旅客经此来往深港。

皇岗口岸规划图。

2020年6月,皇岗口岸重建项目启动,皇岗口岸新综合大厦破土动工,与此同时,现口岸旅检区开始拆除。重建的皇岗口岸用地面积8.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超40万平方米;旅客设计通关流量每日为20万人次,高峰日可达30万人次;车辆通关流量2万车次,高峰日3万车次。

根据计划,深圳皇岗口岸重建后拟实行“一地两检”,由此将释放出落马洲边境20公顷土地,并纳入新田/ 落马洲发展枢纽研究,又透露较清晰的规划时间表,规划和勘查工作会于52个月内完成,当中两年内公布建议发展大纲图,其后则进行工程详细设计和勘查,目标是2032年有首批居民入住。

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文件透露,香港正就“新界北新市镇”及“文锦渡物流走廊”进行规划及工程研究,位置邻近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3个边境管制站,预计可容纳不少于20万人口,并提供约13.4万个职位。

有专家认为,目前,经皇岗口岸通关需要转乘2次巴士,并不便利。皇岗口岸完成改建并实施”一地两检“后,必将更加有利于深港两地居民往来,更好地促进大湾区融合发展。

“政府会充分考虑如何善用边境地区或跨境基建附近地点的地理优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机遇。”

小政从香港特区政府官方网站上查询了解到,2020年12月底,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曾乘坐直升机视察新界北,俯瞰边境口岸发展等,了解有关地区的发展情况如此表示。

把握大湾区的重大机遇,把越来越多的土地开放集中在深圳河以南!

事实上,林郑月娥在谈到香港如何更好地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时多次作出此类表态,释放强烈信号。

此前,林郑月娥在接受深圳卫视专访时透露,香港会有愈来愈多土地开发成果,集中在新界北区、即深圳河以南出现,以满足发展需要,包括粉岭、上水、古洞、打鼓岭,到时有关区域会有愈来愈多商业活动和民众居住。

她表示,深圳发展起步的缘由之一,正是邻近香港,故目前深圳河南北两侧的发展情况有落差,而两地都会在发展过程中做好保育。

2020年11月7日下午,林郑月娥到访深圳时表示,香港和深圳山水相连、亲如兄弟,过去40年两地联系紧密、合作无间,在政府以及商界、贸易、物流、专业服务、青年交流等方面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香港将继续推动港深更高水平的合作,希望双方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便利各类要素自由流通,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强联手打造“双城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深港合作是一项重要的议题,也是中央层面高度关注的大事。去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时就明确要求,要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今年4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韩正在广州主持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粤港澳重大合作平台建设有关政策落实等工作。

4月22日下午,韩正在广州分别会见了前来参加会议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

小政注意到,韩正在两个场合,都提到了深圳前海和河套地区。

其中,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上,韩正强调,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建设要抓住“扩区”和“改革开放”两个重点。 在与林郑月娥会见时,他表示,要认真落实好中央赋予前海、横琴和河套地区的支持政策。

对于如何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韩正明确指出:香港和深圳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互补性很强,要积极做好相关对接工作,规划建设好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对此,外界普遍认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又将迎来新的重大政策利好、新的发展机遇。

刚刚结束的深圳市第七次党代会对于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作出了专门的部署。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重大合作发展平台,加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大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探索协同开发模式,推动布局国际顶尖研发型企业、国际一流科研实验设施和研发中心,打造国际离岸创新中心。高水平规划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形成空间统筹、结构优化、错位协同的口岸经济发展格局。

相信在各个层面的推动下,大湾区深度融合的步伐必将越来越快,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必将迎来更美好未来。

(原标题《湾区融合风向标:香港要在深港边境打造卫星城!》)

编辑 周梦璇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党毅浩 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