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一条关于外卖的消息冲上热搜。
外卖平台报告显示,“五一”期间酒店外卖量同比增长超2倍,环比超过清明。其中,来自酒店的早餐、宵夜需求增长最为旺盛,游客们最爱下单咖啡、粥、生煎等早餐,和特色菜、烧烤、螺蛳粉等宵夜。
饿了么外卖销量创5年来新高
饿了么发布“五一”消费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前三天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显著,创近5年来新高。酒店、景区等场所外卖需求有2倍以上增长。早餐、宵夜外卖需求环比节前均有明显增长,小龙虾等单品人气回归,从侧面反映假期消费“爆发式复苏”。
饿了么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秦皇岛、北海、龙岩、漳州、恩施等地的酒店、民宿外卖量增幅明显。以阿那亚走红的秦皇岛酒店订单环比增长超1倍,同比增长2倍;以古村落知名的龙岩和漳州,酒店外卖需求环比节前均上涨60%以上。
受游客的偏好和出行临时需求等影响,“五一”期间农家菜外卖增长11倍,母婴用品、药品、日用品等临时外卖需求和小龙虾、螺蛳粉等热门宵夜订单量也均增长2倍及以上。
消费的“爆发式复苏”同样体现在线下。饿了么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以来,线下生活服务类消费同比增长近4倍,环比增长超2倍,排名前五的城市分别为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和广州。
预制菜成功出圈
外卖热撑起了万亿市值的外卖平台美团。同时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宅家经济”,进一步加速了预制菜的发展进程。
预制菜,是指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这种不需要洗菜不需要择菜的菜品,越来越受消费者喜欢,尤其是更受年轻人们的青睐。根据盒马鲜生的数据显示,95后购买半成品菜的比例达到了65后的两倍。
网上下单预制菜送货上门,按照说明简单烹饪,不出几分钟,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就上桌了。
目前我国共有7.19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山东以9246家企业位居第一,河南、江苏分列二三位,深圳、长春、潍坊则是排名前三的城市。2020年,相关企业新注册1.25万家,同比增长9%,今年一季度新增企业1448家。
“国内预制菜第一股”来了,一年卖半成品菜收入6亿
上周,A股刚刚迎来了主做半成品菜的预制菜公司味知香,成为“A股预制菜第一股”。
4月27日,苏州市味知香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首日股价涨幅约44%;目前已4个涨停板,收报54.68元/股,总市值近55亿元。
作为一家半成品菜肴供应商,随着在上交所的顺利“着陆”,成立第十三个年头的味知香也迎来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时刻”。
资料显示,味知香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专注于半成品菜的研发、生产、销售的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牛肉、家禽、猪肉、虾类、鱼类等肉禽、水产类半成品菜,除此之外还有蔬菜类、礼盒类以及酱包、调料包等预制调味品。
图源 味知香招股书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6亿元、5.42亿元、6.22亿元,对应净利润分别为7,112.49万元、8,624.33万元、1.25亿元,营收净利实现双增长。从收入构成上来看,肉禽类产品贡献了较多收入,在公司各期总收入中占比66.03%、68.36%、71%,其次为水产类产品。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国内预制菜第一股”,味知香未来还将继续分享行业的高增长红利。
4月14日,步步高对外透露,公司已与海底捞下属的餐饮食材B2B公司蜀海供应链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净菜、预制菜工厂场景优化合作,前置仓物流的合作,商品联合采购,打造联合销售平台以及资本合作等方面进行合作探讨。
4月28日,国联水产发布一季报。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10.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15.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9.49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19%。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内,由于外部疫情催化,消费者消费习惯的转变下,公司产品结构逐步向以预制菜品为主的餐饮食材和海洋食品转型,全年预制菜营收规模达到7亿多元。
根据川财证券的研报,国内近年来以速冻食品、预制菜为主的家庭半成品行业发展迅速,试产规模从2017年的约1000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约2600亿元,并预计在2021年超过3000亿元;此外,新零售和直播带货的快速发展,也为预制菜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预制菜方便的包装盒逐渐提升的口味,是直播带货的良好产品,直播也有效地建立起了预制菜的品牌传播渠道。
据国海证券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年轻人的越来越“懒宅”,预制菜的购买率将大幅提升,同时,随着冷链运输的发展,预制菜食品的销售半径、辐射范围也将进一步提升。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发展成熟,我国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实现3万亿元以上规模。2020年天猫数据显示,预制半成品菜销售同比增长111%。
来源 证券时报、央视网等
编辑 阿谢
审读 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