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前,部分境外国家确诊及死亡病例大幅上升,口岸疫情防控压力陡增。假日期间,广州海关通过强化风险分析,优化口岸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机制建设,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筑牢空港口岸检疫防线。
“我们根据境外疫情发展态势,优化风险分析模型,提前锁定高风险地区始发或中转来华旅客,设置专用区域进行流调和采样,优先送样检测。”广州海关所属广州白云机场海关旅检一处海关关员唐书俊介绍。
据介绍,广州白云机场目前日均入境旅客近1500人。为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加强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建设,广州海关在白云机场口岸设置海关流调、采样工位98个。在前期推进信息化系统建设、实现联防联控部门之间数据共享和信息闭环管理、旅客“一码通关”的基础上,联合机场当局升级改造海关卫生检疫专用廊桥,通过统筹使用卫生检疫区及移动式一体化生物安全方舱,实现高风险旅客和低风险旅客“分类检疫、分区处置”。增设机组专用通道,实现普通旅客与机组人员、不同航班人员之间严格物理隔离,海关检疫监管资源精准投放和高效管理,在确保旅客通关提速的同时有效防范疫情风险。
广州海关对流行病学调查、样本采集等重点岗位施行“一人一岗”网格化管理,根据境外疫情形势变化及航班计划动态调整一线人力配置。结合空港口岸航线和入境人员结构特征,强化入境检疫流程关键节点管理,不断更新口岸疫情防控技术方案,制订不同类型航班工作方案近百份。定期组织开展一线风险预警与实验室结果比对验证,开展应急演练,优化夜间检疫监管流程,强化一线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不断提升口岸疫情防控能力。
目前,广州海关在空港口岸搭建起了以疫情防控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支撑,以“分区分级分类”管控模式为框架,以卫生检疫专用廊桥、机组专用通道为基础,移动式一体化生物安全方舱为补充的口岸卫生检疫体系,全方位筑牢口岸检疫防线。据统计,今年以来,广州白云机场海关已累计监管进出境航班超6700架次,累计监管进出境旅客约25.8万人次。
(原标题:《“五一”长假:广州海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编辑 刘彦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