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这一抱,等了84年!
佛山日报、珠江商报
2021-04-14 19:15

84年前

年约5岁的她从佛山南海沙头某村

被带到广西桂林阳朔县做童工

自此与家人失散,流离异乡

84年后

在热心佛山人的帮助下

她找到了故乡的亲人

今年89岁的冯凤英

终于迎来了时隔84年的团圆

4月14日,记者和冯婆婆在佛山的亲人一起出发,到桂林与其团圆。让我们一起见证这场时隔84年的团聚。

1932年出生的冯凤英今年89岁,大约在1937年,她被人从广东佛山南海沙头某村带到广西桂林阳朔县做童工,虽然84年过去了,但冯婆婆依然记得自己是九江沙头圩的人。

“记得大人跟我说过,万一和家人失散记得到绮南楼打听,就可以找到自己家了。我记得村口有棵大树,大树旁边有个大院,村里有条街都是用石板铺的,村子外面都是鱼塘和桑树,当时家里有2个鱼塘,赶圩都是去沙头圩,去沙头赶圩经过一条桥,过了桥就是绮南楼了。”这些家乡的场景虽然从小就深深烙在了冯凤英婆婆的脑海里,但她只能回忆起家乡在九江沙头,具体姓氏和住址完全没有印象,离开家乡亲人的日子越长,思乡的情结就越深。

冯婆婆的儿媳妇罗女士告诉记者,每一天冯婆婆都和儿子念叨远在佛山的亲人。当得知佛山顺德公安帮忙找到亲人后,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告诉冯婆婆,“担心她太激动晕了过去,因为她有高血压。”

新中国成立后,冯婆婆就十分渴望找回自己的亲人,凭着这些仅存的记忆,她开始了寻亲的漫长之路。早在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她写过信给佛山市公安机关求助,希望可以帮助寻回失散的亲人,但由于时间年久,至今已无法知晓信件最终的下落,只有在1982年写的一封信因查无地址给退了回来,这封信至今还保留完好。

今年89岁的冯凤英。

后来网络技术先进了,她开始通过网络寻求社会各方的帮助。2017年10月10日,佛山市顺德区公安局DNA实验室负责人马宏声接到“宝贝回家”志愿者的求助后,得知广西老人冯凤英与家人失散并想通过社会及公安的力量帮助她圆落叶归根的梦。

此后,包括马宏声在内的佛山顺德公安一直关注此事,并通过志愿者与冯凤英老人方面保持联系,与社会多方协作,设法为老人寻找亲人。

直至2021年3月,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帮助下,志愿者们在南海九江沙头找到了一家疑似冯凤英老人的家属,这一家人中有谭四九、谭五九(均已故)兄弟二人,据他们的子女回忆,其父亲生前曾提及过有个失散多年的妹妹,除此之外并没其他更多的信息,但双方都十分渴望能够知道结果,鉴于此,他们向顺德公安求助,因为只有通过DNA技术才能判定这个家庭是否和冯凤英老人存在亲缘关系。

冯婆婆的侄子谭耀全送上一个亲吻。

冯婆婆与佛山的亲人们拥抱在一起。

马宏声警官通过和家属沟通发现,按照隔代检验判定亲缘的难度非常大,“因为这家人姓谭,冯凤英这辈的两个哥哥均已先后离世,而最近的亲缘关系是冯凤英的侄子辈这三人,他们和冯凤英之间没有直接遗传关系,通过常规的DNA检验根本无法判断。”通过联系广东省公安厅技术中心的DNA实验室,很快便得到反馈,按照省厅DNA新技术可以解决隔代鉴定的难题。

获此喜讯后,今年3月21日,马宏声警官在省厅技术中心的指导下,对谭四九的儿子谭某祥、谭某文及谭五九的儿子谭某全进行了严格的采样,第二天,马警官就将样本送检至省厅技术中心。3月31日,省厅技术中心经过10天的结果比对,判定冯凤英与谭家三人存在姑侄的亲缘关系。至此,在省公安厅、佛山顺德公安等多方的帮助下,在志愿者的热心帮助下,最终为老人冯凤英寻回了自己的亲人,促成了这个家庭的重逢。

现场亲友与冯婆婆的大合照。

祝冯婆婆身体健康

有机会可以回佛山走走

愿相聚的人不再别离!

为大爱的佛山人点赞!

文字 |佛山日报记者唐格桢、珠江商报记者陈家好

图片 |佛山日报记者唐格桢、珠江商报记者林安迪

视频 | 何晓汇、陈美玉,实习生黄牧野、郭海岚

海报 |严瑾、岑敏枝、钟静文

(原题为《催泪!这一抱,等了84年!》)

编辑 刘桂瑶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李怡天 范锦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