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2日,新华中学根据学校安全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需求,特开展“安全避险·健康成长”的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为全校师生创建系统全面的安全活动课程体系。
4月1日早上,蔡志荣副校长作了有深度贴实际的讲话,表示:“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校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狠抓安全工作的细节,不断完善各项安全制度建设,夯实学校的安全物质基础,培养学生的安全行为习惯,凝练校园安全精神文化,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校园平安。”
蔡志荣副校长上台发言
本次活动包括疏散及防踩踏、浓烟逃生、反恐防暴、电动车安全、货车盲点、模拟灭火、心肺复苏、毒品危害这八个体验营。该活动旨在引导老师、学生共同关注校园安全,树立“安全避险·健康成长”的思想意识,掌握自护自救互救的能力。
疏散及防踩踏体验
安全老师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踩踏事故安全知识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以及应对方法,使其掌握了安全撤离、防止踩踏的基本要求及要领。
同学们学习疏散防踩踏的应对措施
浓烟逃生体验营
当发生火灾这种突发性事故时,一旦采取错误的逃生方式,后果则不堪设想。学生通过浓烟逃生体验营,懂得了浓烟逃生的基本知识,掌握了其基本要点。
同学们压低身子,掩住口鼻,快速通过浓烟区。
反恐防暴体验营
学生通过观看案例视频,了解了恐怖暴力事件的危险性质、特点和特征,提高了安全防范意识;并通过与安全老师进行反恐防暴模拟体验,提高了在突发危险情形下应急反应能力,和心理抗压能力。
同学与安全老师模拟反恐防暴的情景,掌握反恐防暴的技巧。
电动车安全(骑行VR)体验营
我国每年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涉及自行车或是电动车的事故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庞大的,这也使得骑行安全问题被重视起来。
学生通过佩戴VR眼镜,更好地体验了骑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从而把骑行安全放在心头,为自己的交通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同学通过老师讲解,认识到安全头盔的重要性。
同学们通过佩戴VR眼镜,体验到骑行过程中的危险。
货车盲点体验营
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50万起因汽车盲区引发的交通事故,而其中相当一部分受害者是儿童和青少年。因此让学生认识汽车盲区的危险,已经刻不容缓。
学生通过扮演“货车司机”,真正感受到司机视野受到的限制,准确掌握货车盲区的位置,懂得了远离汽车盲区的必要性,真正认识到“被看见才安全”!
蔡志荣副校长与同学们一起参加安全教育活动。
同学们通过亲自观察、体验货车盲点,了解到货车盲点所在位置。
模拟灭火体验营
生命无演练,防患于未“燃”。学生通过灭火体验营,了解灭火器的种类原理;掌握不同火源的应急处置和对应灭火器选择以及常规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及运用消防结绳技能逃生自救的方法。
学生模拟灭火,掌握正确处置不同火源的方法。
蔡志荣副校长、安全办张华彬主任全程陪伴同学们参加本次安全教育活动。
同学们学习用消防结绳逃生的方法。
心肺复苏体验营
心肺复苏技术,简称CPR,是指当心跳停顿及呼吸终止时,合并使用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来达到急救目的的一种急救技能。
这种急救技能可以挽救生命,因此让学生学习这项急救技能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在安全老师的指导下,对假人进行心肺复苏训练,从而掌握心肺复苏的动作要点。
同学们对假人进行心肺复苏训练。
毒品危害体验营
学生通过视频了解到什么是毒品、传统毒品新型毒品和“伪装”毒品的种类;通过仿真毒品展示、VR体验,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毒品对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的危害,从而树立了远离毒品的防范意识。
同学们VR体验毒品带来的危害。
本次新华中学开展的体验式安全教育课程,让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校中实践,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危险的防范意识。
(原标题《安全避险·健康成长 新华中学开展体验式安全教育活动》)
编辑 关越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范锦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