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届广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刚刚落下帷幕。记者日前获悉,本次大赛中,深圳代表队共获得五项金奖,其中深圳市福田区红岭科技中学科创队的三个参赛项目全部获得金奖,夺得全省初中参赛学校最好成绩,这也是深圳初中学校参加省创新大赛的历史最好成绩。
据悉,本届大赛有22支代表队、500多名师生、298项作品参加终评决赛。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来自深圳市福田区红岭科技中学的选手展现出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精神面貌,在布展、封闭答辩、项目展示、科技体验交流中均有上佳表现,最终获得优异成绩:初一(1)班 薛皓元的《基于瞳孔识别技术的眼控电动轮椅》获得金牌、“立白新星奖”和“专利申请奖”;初一(2)班 陶禹伯的《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佩戴口罩人员检查系统》获得金牌;初一(2)班 张知恒、麦钊铭、张雨奥的《大货车快速安全刹车装置》获得金牌和“立白新星奖”,
“我在学校的创新课堂上萌生了发明图像眼控电轮椅的灵感。当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如何让轮椅更好地服务残疾人士,我联想到,颈部以下无知觉的高位截瘫病人无法使用普通轮椅。“据薛皓元介绍,为适用于高位截瘫患者,他发明的图像眼控电动轮椅能够让患者通过眼睛注视视频流中的行动方向来控制电动轮椅的行走,给患者的行动带来的方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当使用者注视系统界面上的某个按键时,眼动仪会准确判定使用者眼睛注视的方向,进而传输指令控制电动轮椅的移动。陶禹伯则是在生活中注意到,疫情下利用人工检测人员是否佩戴口罩具有安全性低,效率低以及浪费人力资源等缺点,为此,他发明了口罩佩戴检测系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口罩佩戴的无人检测、并对未佩戴口罩人士进行自动劝阻、拦截,同时自动记录未佩戴口罩人员,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数据基础。
据了解,这是科技中学继第35届深圳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夺得全市参赛学校最好成绩之后,再次崭露头角。作为“全国青少年创新教育学校”,该校科技创新教育以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教师发展为途径,开设六大类46门课程,引进来自中科院先进院的博士担任导师。据悉,该校福田AI教育大厦将动工建设,学校将建成人工智能实验室、智能公开课教室、生命教育实验室等一系列实验室,通过智慧化课堂,以实现师生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的师生教与学互动的新空间。
编辑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