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深圳报业集团”的故事 | 以付出感染团队

2021-03-28 09:41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摘要

沙井站发行员小曾是地道的沙井人,也是名入职十多年的老员工,他身材不够高大,文化水平不高,在我2004年刚回到沙井站接任站长时,感觉他对工作满不在乎、漫不经心

义汉文

作者义汉文。
1999年深圳商报自办发行,我荣幸地被发行公司聘任为沙井发行站站长,一路走来,确实不易。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发行站站长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处处以身作则,时时先锋带头,才能带好队伍,出色完成任务。

每年大发行期间,战斗在一线的我们废寝忘食,想尽办法,攻坚克难,常常为落实一份订单忙到凌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有努力付出,才能确保完成任务。从入职之日起,我年年业绩名列前茅,多年超额完成任务,多次荣获“优秀发行站长”“标兵站长”称号,我带领的发行站每年都能获得各项优秀奖励。2003年我调任宝安松岗发行站站长。松岗当时客户群体订报意识不强,面对诸多困难,我也曾有过担心,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阻止我完成工作的障碍。有志者事竟成。通过不断努力,我们最终基本把松岗区域每个行政村都培养成订报大户,2004年松岗站的各项业绩从曾经的落后上升到全市发行站前列。虽然后来公司调我回到沙井站工作,当年在松岗站攻坚克难的岁月依然牢牢记在我心里。

发行公司改革创新,提高管理水平,强调人性化管理,我们作为发行站的管理者也在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担任沙井站站长期间,我严抓管理,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沙井站目前有40余名员工,来自五湖四海,口音不同,生活习惯也不同。怎样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如何组成一个战斗力很强的集体?一直是我努力思考的问题。

沙井站发行员小曾是地道的沙井人,也是名入职十多年的老员工,他身材不够高大,文化水平不高,在我2004年刚回到沙井站接任站长时,感觉他对工作满不在乎、漫不经心。前任站长反映小曾不服从管理,不把站里任务当回事,直递广告任务几乎从来没有完成,上班经常迟到,从不穿工作服,开会时经常与站长顶嘴……大家拿他没办法,所以,全站兄弟们都戏称他为“刺头““土霸王”……

我就任新站长以后,不能对此现象放任不管。小曾有他的工作优势,如果把他扭转过来,会对站里产生很大积极影响。为此,我多方打听,从他好朋友那儿了解到,小曾是一个吃软不吃硬的人。于是,我每天等他送完报纸回班,就邀请他和朋友小靳一起到我办公室喝茶。经过日复一日的交流谈心,大家越来越有共鸣和默契,我的热情也打动了他,慢慢地大家交上了朋友。

天突降暴雨,由于沙井离珠江口较近,小曾家又地势较低,没能逃脱水淹的危害。得知此事,我立即带着站里发行员兄弟到他家抗洪抢险,把能搬的家具全都搬上二楼,同时也把他家人安排在附近的旅馆。通过这件事,他的家人对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再向我们表示感谢,对着小曾说:“你看义站长对我们多好,就像亲人似的,以后要听站长的话,支持站长工作。”从此以后,小曾就像换了个人,发生翻天覆地的转变,上班从不迟到,完全服从管理,投递工作得到客户一致好评,全站兄弟对其人品给予高度评价。就这样,曾经的“土霸王”再也不见了,一个优秀的榜样出现了。这几年小曾工作热情,努力拼搏,脚踏实地,年年都被公司评为投递质量先进员工,带动更多发行员兄弟走上优秀员工的道路。

这些工作经验让我认识到,细节能够改变命运,用心决定成败。我通过自己一点一滴的付出感染团队,带领大家共同走向优秀。

(作者义汉文系深圳报业集团发行物流公司沙井发行站站长)

编辑 瑜文 审读 李诚  审核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