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深圳报业集团”的故事 | 传媒需要“后生者”的身体 “老干部”的精神
2021-03-23 15:26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吕薇

作者吕薇。

2012年5月20日,还在读大三的我就离开了大学校园,踏上南下的火车,开始踏足媒体行业。5年转瞬,我已经从一个游离在课本理论的实习生成为了能够独当一面的成熟记者。当然,在这期间,我也经历了媒体环境的突变,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我的从业经历,让我不得不接受更多的挑战,促使我更快更好地成长。

全新的媒体环境对新时期从业者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职业要求。我是2009届新闻“科班生”,作为行业“小白”进入深圳媒体圈时内心既明白自己的特长和强项,也很快找到了自身的弱点和不足。而这些发现都源于全媒体时代下,媒体新形势变化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o当我发现单一的知识背景和专业技能已满足不了新形势下媒体发展的要求后,我开始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根据本报风格,我尝试新的写作风格,譬如《东进,给深圳的美丽情书》《深扒东进情书里的“大秘密”》《小长假,另!I让大梅沙做噩梦》等报道“让读新闻也成为一件可爱的事“;挖掘多种题材和故事,譬如关于河源留守儿童的一组系列报道《守望》《“最傻”的餐厅?但这有最暖的人!一深圳人在罗湖有个“家”,已免费提供共享午餐18万份》等报道,“让这张报纸更有温度“。

除了将自己全副武装,精神毅力对于媒体人更为重要。“后生者”的身体和“老干部“的精神缺一不可。作为媒体人后生力量,我是很多老一辈人眼中的“90后”,“自我”“独立”“傲娇”……所有好的或者不好的标签或多或少地也赖在了我身上。然而,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便是占着“后生者”的身体,又拥有“老干部”的精神,做到“知行合一“o“知”解决的是知识和思想理念问题,它反映一个人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行”即行动、实践,就是亲自去做、去体验。如今,我辈确实有眼高手低的毛病,年纪轻轻却热衷于闭门造车,动不动就是无意义派,缺乏老一辈媒体工作者的拼劲儿和执行力。然而,新闻舆论工作之于媒体人,就是要做到“知”,同时付诸“行”,好的作品是诞生在千万次新闻实践中。

也就是在这种精神引领和报社领导的悉心栽培下,我很快从基层职位走上管理岗位,从普通记者成长为区域新闻部主任。我在不断精进自己业务能力的同时,也带领同事“开疆拓土”,将驻区工作全面打开局面,并深入推进。站在全新的起点,我希望往后的自己仍然葆有老媒体人的职业精神,秉承积极主动的职业态度和严谨客观的从业准则。不论新时期媒体环境再如何变化,有多少风云诡谪,作为新生代媒体人,我们依旧要挺起脊梁,坚持工匠精神,继续我们“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职责。

(作者吕薇系深圳都市报区域新闻部主任


编辑 瑜文 审读 李诚  审核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