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政谈 | 营商环境好不好,还是企业说了算
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2018-07-16 13:21

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是创造税收的主体,也是推动创新发展的主体。企业发展好了,城市才有竞争力。如何为企业发展“造环境”,是一座有理想的城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7月11日,市长陈如桂主持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会,邀请30家深圳企业到会,向他们介绍深圳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相关政策,倾听企业意见建议。陈如桂表示,城市经济是靠企业创造的,靠创新创业创造的,政府的职责就是要服务好企业、服务好市民。深圳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特大城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要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千方百计服务好企业,让企业在深圳发展得更舒心、更安心、更有获得感。

一、营商环境好,才能拴住企业的心            

企业迁移情况一直被视作反映一座城市营商环境的“晴雨表”。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投资商、创业者“用脚投票”的状况是最好证明。          

近两年,“华为跑了”的小道消息隔三差五出现,成为人们茶前饭后的谈资。而事实上,在去年5月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一行与华为的一次座谈会上,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正面表态,华为的总部永远不会离开深圳,因为“深圳有着良好的法制化、市场化环境,在城市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都为华为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支撑”。谣言不攻自破。

华为不仅“没跑”,反而在深圳的根越扎越深。今年4月,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扎根深圳,展望未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深圳市政府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改革,积极为华为公司经营发展提供优质的保障和服务。任正非也再次强调,过去30多年,华为的成长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得益于深圳领先的营商环境;华为“外迁”是不存在的事情,华为的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深圳总部是华为全球的领导核心;未来华为将继续扎根深圳,推进深圳总部转型升级,通过华为的国际化发展,向世界讲好深圳企业创新创业故事,进一步扩大深圳的国际影响力。

华为“不跑”、扎根深圳的背后,深圳良好的营商环境是首功之臣。

城市营商环境好,不仅可以拴住土生土长的本地企业的心,也能够吸引越来越多外来企业倾心于此。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仅今年一季度,就有70家企业迁入深圳,其中包括顺丰控股和北讯集团两家知名上市公司。

一个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直接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活力,影响创新创业的活力。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表明,良好的营商治理环境使开办企业需要的时间减少10天,就会使投资率增长0.3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增加0.36%。            

企业扎堆、经济发达的地区,营商环境都不会差。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发布的《2017年世界城市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深圳多项排名靠前。正是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深圳市场活力充分迸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深圳全市累计登记商事主体已近320万户,继续稳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跟深圳一起敢于“吃螃蟹”的招商局、万科、平安,顺应产业发展大潮迅速成长为行业内执牛耳者的华为、腾讯,在高新技术领域异军突起的大疆、光启,与深圳共生共荣、相互成就。它们是深圳不断进击的最强势能,深圳则为其茁壮成长提供最适宜的土壤。

二、坚定不移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关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关乎城市的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

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要求深圳等特大城市要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强调,深圳要率先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九大战略任务”,其中之一便是“坚定不移营造更加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

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足见深圳对其重视程度。优化企业至上的市场化环境,为企业倾心服务、精准服务、高效服务;优化开放便利的国际化环境,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投资贸易环境;优化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环境,让企业安心扎根深圳做强做优做大。从中可以看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最终落点,是促进企业发展。

之后不久,《深圳市关于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从贸易投资环境、产业发展环境、人才发展环境、政务环境、绿色发展环境和法治环境6个方面,提出了20大改革措施、126个政策点,着力打造服务效率最高、管理最规范、市场最具活力、综合成本最佳的一流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20条”,是深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也是对企业反映最突出最强烈问题的积极回应。

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深入了解企业在自身发展、创新活动中的堵点、难点、痛点,争取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企业发展有足够的耐心和持久的支持,让企业在深圳的发展更有质量、更有水平、更有效益,才能真正显出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含金量”。            

三、让企业更舒心、更安心、更有获得感            

营商环境好不好,还是企业说了算。只有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感觉到更舒心、更安心、更有获得感,我们才能说营商环境改革方向对了、改到点子上了。

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以“店小二精神”做好“五星级服务”,企业才会更舒心。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考什克·巴苏说:“一个经济体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变数,其中往往被忽视的是那些方便企业和营商的细节。”而那些方便的细节,集中体现在政务服务的精准化和便利化上。市行政服务大厅打造亲商便民的政务服务“旗舰店”,率先提出首席代表服务团、“一对一”全链条精准服务;在深化商事登记改革上下功夫,推出“三十证合一”;在提升行政审批效率上出硬招,实行“深圳90”改革;在简化投资审批环节上见实效,发布首批100个“不见面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将优化政务服务作为营商环境改革的“牛鼻子”,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破障碍、去烦苛、筑坦途,竭力构建行政效率最高、服务管理最规范、法治体系最完善的政务环境,为企业带来公平办事、高效服务和过程顺畅的办事体验,企业怎会不舒心?

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完善的财产权保护机制,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强大司法保障,企业才会更安心。有法行遍天下,企业对于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诉求是非常强烈的。继深圳知识产权法庭、深圳金融法庭挂牌成立后,最近最高法第一国际商事法庭也在深圳揭牌,深圳中院专门出台《关于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有利于深圳打造世界一流的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营商环境20条”探索制定涉案财产处置细则,明确区分个人财产和企业法人财产、涉案人员个人财产和家庭成员财产、合法财产和违法所得等标准和规范等,明晰的财产权保护机制可以给企业吃下一颗“定心丸”。

对标国内外最优最好标准,全力以赴补齐短板,消除企业的后顾之忧,企业才会更有获得感。针对企业反映较为突出的高房价、融资难融资贵、用工用电成本高等问题,出台“降低实体经济成本28条”,全方位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针对企业普遍关注的人才问题,优化重构人才政策体系,将一些人才引入的权限适当下放给有需求的企业;在巩固创新生态、产业配套、制造业发展等先发优势的同时,着手对未来产业进行系统研究布局,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和机遇;从住房、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入手,补齐城市公共服务短板,让城市宜商的同时也更宜居,真正做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不留“死角”……深圳对企业的吸引力更强,企业在深圳发展的获得感才会更强。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更是核心竞争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强大的“引力场”,创新创业主体和各类人才才会近悦远来,在深圳“安营扎寨”,与深圳一同成长。

见习编辑 张克            

(作者:读特首席评论员 姚龙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