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观外媒 | 外媒动向

2021-02-25 18:30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摘要

“进观外媒”专栏邀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深圳日报》(英文)原总编辑、著名媒体专家辜晓进先生主持。一直密切关注全球媒体最新走向并保持高度敏感的辜晓进,在专栏中以“快、新、精"的原则编译国外新闻传媒的最新动态,其中很多是独家信息。

辜晓进 主持

“进观外媒”专栏邀请深圳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深圳日报》(英文)原总编辑、著名媒体专家辜晓进先生主持。一直密切关注全球媒体最新走向并保持高度敏感的辜晓进,在专栏中以“快、新、精"的原则编译国外新闻传媒的最新动态,其中很多是独家信息。

数字巨头出资助报业转型

社交媒体YouTube7月宣布将出资2500万美元帮助报纸出版商发展数字新闻。这是在谷歌新闻2018年3月投资3亿美元帮助新闻业之后的又一来自数字巨头的资助。

YouTube的资金将主要用于聘用更多的数字专家帮助报纸出版商建立自己的视频生产并改善在YouTube上视频新闻的呈现质量。YouTube还将同时扩大已有的"出版玩家”项目(PlayerforPublishers),以提升出版商改进自身网站的能力及增加数字广告收入。该项目于2015年率先在欧洲推出,目前参加者已有来自25个国家的100家新闻媒体,包括《华盛顿邮报》。

YouTube首席产品官NeilMohan接受采访时说:“新闻是很重要的,我们有责任帮助新闻业。我们要在支持优质新闻以及整个新闻业的发展方面做得更好。”

(辜晓进编译自d1giday.com,July9)

《太阳报》禁止BBC“推”其头版

英国《太阳报》近日通知英国广播公司(BBC),不再允许其推特账户提前推送自己的头版内容,直至报纸上摊销售。BBC的推特账户长期开设“明日报纸今日看”(tomorrowspaperstoday)专栏,即于当晚各报截稿后,将英国全国性日报的头版内容提前发布。现在《太阳报》决定退出,要将头版内容提前在自己的官方推特上发布,该推特已有140万粉丝。

《太阳报》发言人说,我们就是想尝试通过自己的官方账户和频道扩大流量,而不依靠BBC等第三方,尽管我们对BBC相关团队的长期帮助表示感激。负责该专栏的BBC新闻部主编NeilHenderson在自己的推特上说:"我们已经收到《太阳报》的有关通知。尽管有点遗憾,但我们为能继续在这专栏上推广除《太阳报》之外的所有其他报纸头版而感到欣慰。"

(辜晓进编译自www.pressgazette.co.ukJuly9)

20国出台打假政策守护新闻真相

2018年5月,比利时数字化议程部部长AlexanderDeCroo公布了打击互联网虚假信息传播的两大举措:一是成立媒体专家小组,要求其于6月25日之前给出合理化的治理方案;二是创办一个公示网,用于告知用户已发现的虚假信息。在此之前,其他19个国家也出台了类似政策甚至法案,以打击虚假新闻,维护事实真相。

2018年1月,巴西联邦警察在推特上宣布成立特别工作小组,“专门搜寻和打击假新闻传播源"。同月,克罗地亚政府宣布将出台法案,限制社交网络上的仇恨言论和假新闻。法国于2018年2月颁布一项新法案,允许当局从社交网络上删除虚假信息,同时要求赞助内容有更明确的标识,以免误导受众。德国针对互联网仇恨言论的新法案已经生效。该法案要求德国所有互联网平台必须在24小时内删除"明显违背法律”的内容,否则最高处罚可达5000万欧元。英国政府成立了国家安全通信小组“对抗虚假信息”o印度政府计划立法打击惩处假新闻制造者,特别是伪造新闻图片的人。印度尼西亚国家网络加密局雇佣上千人审查网络信息,被判定发布有害信息的网站可能被强制关闭。爱尔兰2017年12月公布一项法案,宣布利用机器人创造多个账号发布虚假信息、传播政治谣言是犯罪。其他还有意大利、马来西亚等多国采取类似措施。(摘自网易新闻学院7月5日)

《泰晤士报》数字订户首超纸质发行量

英国《泰晤士报》和《星期天泰晤士报》2018年6月份的有价数字订户数量同比增长20%,达到25.5万份,首次超过了纸质版的发行量。两报两种发行量合计为50多万份,其中《泰晤士报》为431053份,《星期天泰晤士报》为772509份(分摊到每天为7.7万份)。两报母公司英国新闻集团(NewsUK)称,这是两报自2010年实施付费墙战略以来最成功的一年。首席执行官RebekahBrooks说:"建立付费墙后,我们持续创新并为生产世界级的优质新闻而投资。……现在无论是纸质版订户还是数字版用户,都比过去停留时间更长,而且我们相信两报有着吸引新用户的更大潜力。”根据6月份的数据,《泰晤士报》每月有超过800万的成人读者。

(辜晓进摘译自www.pressgazette.co.ukJuly6)

美国人为数字新闻付赛意愿增强

牛津大学路透新闻研究院针对2017年新闻消费的一项调查发现,2017年美国为网上内容付费的新闻消费者较上年增长了近一倍。在《2017数字新闻报告》中,16%的受访者有过为数字新闻付费的经历。付费者中年轻人占了很大比重。2016年,4%的18~24岁年轻人曾为数字新闻付费,25~34岁年龄段为9%。这两个年龄段在2017年的付费比重分别增长至18%和20%。2017年《纽约客》18~34岁人群的数字订户量同比增长了129%。《华盛顿邮报》的数字订户于2017年9月超过100万,仅次于《华尔街日报》同月的127万。在新闻消费的最喜欢类型方面,41%的受访者称突发新闻,38%称最近的事件,34%称深度和分析性新闻,29%称是评论。

(辜晓进编译自medium.com,June27)

数据保护致大量美报网站被欧盟屏蔽

因无法满足欧盟新出台的"综合数据保护条例”(TheGeneralDataProtectionRegulation3简称GDPR),美国大量主流报纸网站在欧盟国家无法打开。受影响的报纸包括Tronc集团(原论坛报业集团)旗下的《芝加哥论坛报》《巴尔的摩太阳报》《奥兰多前哨报》《每日新闻报》《哈特福特新闻报》等,以及曾经隶属该集团的《洛杉矶时报》。其他还包括《纽约每日新闻》以及李氏报业集团旗下的报纸,该集团拥有50种日报和数百种周报。

这项于5月25日在欧盟颁布施行的条例,旨在保护个人信息,并适用于包括英国在内的所有欧盟国家。根据GDPR,所有提供公共服务的网络公司都必须证明个人信息的使用是经过用户同意的,方可开展信息服务。一旦违反条例,将受到最高达2000万欧元或其全球年收入4%的处罚。条例要求,报业网站必须制定关于网上用户数据保护的清晰的隐私政策,包括是否将信息与第三方分享。报业网站还要提供让用户从网上移除自己个人信息的途径。上述美国报业公司正在努力满足欧盟这一新规定。

(辜晓进摘译自www.journaism.co.ykJune26)

澳大利亚政府出资扶持地方报业

澳大利亚联邦政府近日出资4800万美元成立“地区和小型报业创新基金”,以支持本土小型报纸转型升级。符合资质要求的报纸可以申请最多100万美元的资助,供三年内使用。通信部长MitchFifield表示,此举旨在推动报业保持竞争力和构建新型商业模式。“我们需要为各地维持优质新闻业,以确保澳大利亚人可以获得与他们切身利益相关的地方优质新闻服务,”他说。受资助的报纸必须生产符合公众利益并惠及澳大利亚人的新闻产品,而且总部在澳大利亚的报纸才有资格申请,因此英国《卫报》《每日邮报》等的澳大利亚版不在资助之列。

(辜晓进摘译自www.journaism.co.ykJune26)

加拿大邮报集团关闭一批地方报纸

加拿大邮报媒体网络集团(PostmediaNetwork,简称邮报集团)6月26日宣布,将于8月底前关闭6家地方小型报纸并停止其他4种报纸的印刷版,同时以买断工龄等方式裁员10%。该集团拥有包括最大全国报纸《全国邮报》和《多伦多太阳报》等在内的20多种日报和一大批社区报纸,是加拿大主要报业集团之一。集团女发言人表示,做出这一困难决定是为了维持集团的成本结构和推进结构化的转型。2017年11月,该集团与加拿大另一大型报业集团托斯塔集团(TorstarCorp.)交换了41种报纸,多数位于安大略省。但其中多数也将停止印刷版,涉及减员291人。由于谷歌、Facebook等外来互联网媒体对加拿大数字广告的吞噬,加拿大报业近年愈发艰难,尽管政府拿出5000万美元资助报业。

(辜晓进摘译自ju-source.ca,June26)

巴西数据新闻发展迅猛

自从2012年颁布《信息获取法》(AccesstoInformationAct)以来,巴西数据新闻业得以快速发展。该法案类似英国的《信息自由法》,允许公众获取由政府控制的公共数据。五年来,数据记者增加到近200人。大量数据的获取和报道增加了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强化了公众的民主意识。对联邦政府信息的获取申请,由2012年的8.6万次增加到2017年的12万多次。不过,任何人在申请获取这些信息前都必须先注册。巴西的民主历史较短,联邦宪法的颁布也才30年,民众仍在学习和适应选举文化,媒体对数据的有效利用还在发展过程中。

(辜晓进摘译自www.journaism.co.ykJune26)

Politico将与《南华早报》共享内容

总部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著名政治媒体Politico的总编辑CarrieBudoffBrown于5月22日致信员工,宣布将与香港《南华早报》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互相分享内容。

信上说:我们已在美国和欧洲等地建立了品牌影响力,能否将这影响扩展到亚洲?答案是肯定的。我们要将自己卓越的品牌投射于美国和中国的交往及其世界影响力上。今天我们开始与香港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正式推出内容共享合作计划。第一步行动是,本周内我们将自己釆写的一个关于中国的系列报道分享给《南华早报》。同时,该报的相关报道也将让Politico的读者分享。这一合作是双方高层讨论了一年后的结果,其必将带来强强联合,令两大优秀媒体的受众得到实惠。

(辜晓进编译自www.politico.euMay22)

编辑 瑜文 审读 李诚  审核 赵偲容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