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医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3岁幼儿重获新生!

观海融媒
2021-01-28 17:17
摘要

2021年1月27日,中大五院医生李学刚从此多了一个身份——全国第1079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他也是珠海市第33例、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21年1月27日,中大五院医生李学刚从此多了一个身份——全国第1079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同时他也是珠海市第33例、今年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1月28日,珠海市红十字会为他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用献花和祝福感谢他挽救生命的善行。

据悉,历经两个多月的等待,李学刚终于成功捐献了177毫升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悬滴液,用于挽救一位罹患恶性血液病的3岁幼儿,让他和家庭重燃新的希望。

从事血液科工作12年,深知血液病患者疾苦

今年36岁的李学刚是中大五院风湿免疫科医生。三年来,他一直在该院血液科从事血液采集工作。从2004年开始,李学刚每年坚持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并于2015年在一次献血活动中留了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入库志愿者。

“在血液科临床工作了12年,我自身对造血干细胞采集的流程非常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就跟献血一样,它是可以再生的,是非常安全的。”李学刚介绍,平时自己面对的大部分群体都是急性白血病患者,这些患者最需要的就是红细胞、血小板。2020年11月,当被珠海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告知初配成功时,他感到非常激动,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捐献。

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月时间里,李学刚陆续配合完成了再动员、高分辨配型和体检,并于1月22日前往广州南部战区总医院作捐献前准备和捐献采集工作。作为医生,李学刚深知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低至几万分之一,“这对患者来说就是生的希望,也是我作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和一名医护人员,兑现自己承诺的时刻!”

挽救3岁幼儿生命,成功捐献不枉此行

1月27日,从李学刚体内分离出的177毫升珍贵的造血干细胞悬滴液,被输入等待已久的白血病患者体内。完成捐献后,李学刚读着受捐者家庭亲笔写的感谢信,泪湿了眼眶,因为受捐者是一名年仅3岁的幼儿。

“我也是一位父亲,深知子女的病痛对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3岁,生命才刚刚开始,还没经历过这个多彩的世界。真的非常荣幸能配对成功,能让这个孩子感受到活着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此次捐献,不枉此行!”李医生感慨道。

李医生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展示了医者父母心的责任和担当。正如他所说,除了用自已的医学知识、能力、技术去为需要的病人解除痛苦,还希望用医务工作者的身份和真实体验,告诉社会大众,捐献造血干细胞是安全的、可靠的,关键是能挽救他人生命的,希望广大市民能够积极参与捐献,成就更多重获新生的可能。

我市有6110名造干志愿者等待捐献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造血及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手段,人体基于造血干细胞强大的再生能力,捐献造血干细胞既不会影响健康,也不会留下不良后遗症。而对受捐者来说,则是重获生命和健康的希望。

据悉,目前珠海市已有6110名市民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等待捐献的志愿者。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广东省分库珠海工作站(珠海市红十字会)已经连续13年获得“优秀工作站”称号。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