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出应急调解的新路子——记人民调解员赵勇仕

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2021-01-27 16:31
摘要

作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的人民调解员负责人,同时也曾是建国70周年献礼电影大片《平安中国之守护者》原型人物之一,赵勇仕将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些精神品质都发挥到了极致。

作为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的人民调解员负责人,同时也曾是建国70周年献礼电影大片《平安中国之守护者》原型人物之一,赵勇仕将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这些精神品质都发挥到了极致。多年来成功处理纠纷案件几百宗,默默守护着人民的平安。

专一行精一行,点滴追逐

“把工作当工作就是工作,把工作当事业就有成效。”是赵勇仕对雷锋精神在职业中的理解。在西南政法大学法律系毕业后,1997年来到深圳,先后经历了保安队长、行政厂长、企业老板等职业。城市快速发展的初期,让赵勇仕看到很多矛盾纠纷掺杂其中。2010年起,他担任西乡街道司法所应急调处负责人。

爱一行做一行,十年来赵勇仕一直坚守岗位,同事都喊他“工作狂”。由于长期负责街道群体性纠纷等应急调处工作,他就住在办公室楼上,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开展处置工作,工作任务重、强度大、时间长。纠纷何时发生,无法预料,24小时待命成为了他的工作常态。

为工作而生活,随时整装出发。赵勇仕在平凡的岗位上牢记使命,踏实干事,多年来成功处理人身损害及各类死亡纠纷337宗,其他重大纠纷181宗,曾被街道五次评为“应急处置先进个人”、“重大维稳处突先进个人”,收到群众赠送锦旗70余面。但这些对他来说这不仅仅是荣誉,也是一种压力,更是驱使他向前的动力。

“钉子精神”成事业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在工作和学习当中,赵勇仕就非常善于“挤”和“钻”。他将所有精力都放在调解的工作和学习中,并且不断武装自我。从基础的专业法律知识到对千变万化的调解工作,赵勇仕都做出了不同的研究。

让他多年坚持钻研学习的动力是对新知的挑战。在调解工作中,纠纷性质不同,处理手段复杂,涉及的法律也不同,包括家庭情感纠纷、经济纠纷、物业纠纷、医疗纠纷等。需要不断进取去学习新的法律,面对新的挑战,创新知识。

在钻研的过程中,赵勇仕逐渐干出自己的一番事业,在调解中,不仅化解了冰雪矛盾,武装自我,也让周边人学到法律知识,对他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事情。虽然平凡,但通过他的努力,守住了和谐社会的第一道防线。

赵勇仕不仅在岗位上做到兢兢业业、披星戴月,还开创出两条调解新路子。分别为“移动调解车”和“说事评理”。

“移动调解车”主动出击

社会矛盾纠纷可大可小,如果没能得到及时解决,随时都可能成为“定时炸弹”。“移动调解车”便是赵勇仕从“马背上的法庭”有感而发。宝安西乡街道司法所将“固定调解”变为“移动调解”,把面包车改装为“移动调解车”。往来穿梭辖区矛盾纠纷多发地带,发现纠纷,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及时疏导,让当时人在车上进行纠纷调解,并且群众可以围观。就地化解矛盾纠纷,避免矛盾纠纷激化。变坐堂受理为主动出击,变后续保障为一线处置,突出人民调解的服务性和实战性,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化解矛盾纠纷。  

同时“移动调解车”还是宣传法规政策的好工具,兼具法制宣传、法律服务功能。通过穿梭辖区主干道,巡回播放人民调解基本知识,引导市民群众首选人民调解化解民间纠纷。让当事人少走弯路,通过实地实景学习法律知识。

“说事评理”解难题

“说事评理”于2009年由宝安区西乡街道全国首创,是西乡街道人民调解的一种创新模式和平台,是借鉴了英美法系中的陪审员制度,以“情、理、法”相结合开创出来的一种新型调解模式。主要针对重大、疑难纠纷开展调解工作,是在争议双方自愿的基础上,组织市民评理团,由具有法律职业资格的街道调委会首席评理员主调。具有公理性、公开性、学习性等特点。

2020年,疫情严峻间,59岁的唐某(女)在工厂宿舍睡觉突发疾病死亡,经法医确认排除机械暴力致死。其家属几人闻讯后赶来深圳,无法面临突如其来的噩耗,其母对死因有争议,要求工厂给个说法。工厂以唐某为派遣公司派来的工人为由,告诉家属找派遣公司给说,事情与工厂无关,拒绝与家属对话。家属情绪激动不稳,便直接上访求助。西乡街道立即派遣调解员赵勇仕介入。因疫情特殊时期,赵勇仕一改往常的室内调解方式,在户外调解,并在双方均佩戴口罩下,组织双方在西乡街道户外大院空旷地进行调解,并制定调解方案。采用“背靠背”“法理式”等调解方式,分别对双方进行了耐心的法制教育,引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法律依据,明确该赔偿纠纷的正确合理做法,使双方均能接受调解意见。最后由派遣公司当场履行,支付家属人民币五万元,家属也向西乡司法所送上了锦旗,深表感谢。

“移动调解车”和“说事评理”自创立以来,辖区内的各类重大矛盾纠纷、群体性上访案件均有下降。这两个首创都有共同特点,省时间、省费用、省心。比起走法律复杂的程序,人民调解要简单快速得多,并且无需任何费用,最后调解出的结果都是在双方都自愿的情况下结案。目前,这两个模式都在全国各地得到普遍认可,并进行学习推广。

调解他人,调节自我

社会变迁,矛盾纠纷呈多元化复杂化,很多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会变成严重治安案件甚至刑事案件。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和谐发展重要的调节剂,更是在矛盾纠纷转化为治安、刑事案件前的第一道防线。

在赵勇仕看来调解员更像是灭火员、心理师。调解调的是心,让冰雪融化,让双方握手言和,不仅要控制好火苗,更需要强大的耐心,去以情动人。进入当事人各方角色,换位思考,洞察心理,了解大家想要什么。并及时控制安抚好各自情绪,让当事者得到释放,打开心窗。接着才开始引导对方思考,讲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调解。逐渐让各方的心结打开。

调解虽然是调解着他人,但同时,面对每天无处不在的矛盾,千斤重担,生活状态紊乱,做久了也会自我矛盾。就在2021年初,一个生命的离开,让赵勇仕耿耿于怀。死者46岁,是辖区内工厂一位保安,突发疾病死亡。75岁的父亲还躺在床上,面对儿子的突然离开,73岁的母亲和其年事已高地舅舅专程从远方赶来深圳,无奈地对着死者。最后在赵勇仕的调解下,为他们争取了最大的赔偿金额,但依旧换不回已逝的时光,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倒了,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的无奈莫过于此。

解决纠纷不是件容易事,需要耐心和责任使命去完成。对于赵勇仕来说,调解更是一种艺术,需要逐渐去打造一套完整的体系方案。在调解他人的同时,对于调解员来说需要一个更强大的内心来武装。赵勇仕认为“做调解员需要不断去磨练意志,学会去调节自我也是一项重要的功课。”

前面的路未知,心笃定有知

谈到对未来的设想,赵勇仕告诉我们:“在生命有限期都要投入到无限的调解工作来,即便不在岗位,也会回家乡继续做调解,作为对自己的锻炼。”同时他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人民调解,维护好社会和谐的第一道防线。


编辑 姚静霞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陈震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