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田村唱响扶贫“向天歌”

南方日报
2021-01-22 22:00
摘要

根据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定点帮扶村任务分配,深圳派驻汕尾陆丰扶贫工作组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产业对口帮扶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编者按

真情帮扶暖人心,精准扶贫解民困。根据省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定点帮扶村任务分配,深圳派驻汕尾陆丰扶贫工作组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产业对口帮扶工作,并取得显著的成效。

连日来,南方+记者走访深圳对口帮扶陆丰52个贫困村中的23个贫困村,推出系列报道,呈现陆丰贫困村民的美好新生活,记录他们摆脱贫困的故事。

深圳市罗湖区委组织部、区委编办、区建筑工务署对口帮扶村——樟田村,走进湖东镇樟田村,远远就能看到成群结队的大白鹅,人一靠近,鹅群就一起引颈向天高歌,叫声此起彼伏,于山野之间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画卷。白墙青瓦坡屋顶,犬吠声此起彼伏,混着大鹅的憨叫声——“嘎嘎”入耳,脱贫户蔡俊彬脸上挂满喜悦的笑容。记者见到蔡俊彬时,他正忙着给自家养殖的大鹅清理粪便、投食喂水。

脱贫户蔡俊彬初中毕业后就没有读书了,在村里养殖一两百只鹅,收入微薄,生活一度过得十分拮据。驻村扶贫工作队到来后,多次赴村实地开展扶贫工作,与贫困户结成了长期稳定的帮扶关系,在了解蔡俊彬的情况后为他提供帮助。“扶贫工作队给了我很多支持,如今我养了四五千只鹅,以后的日子再也不用愁了,感谢扶贫干部的大力支持!”蔡俊彬激动地说,难掩内心的喜悦。

为了科学养鹅,蔡俊彬经常在网上自主学习技术,了解种鹅的养殖方法以及孵化技巧。同时,蔡俊彬还通过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近期我打算再进一批种鹅,将养殖规模再扩大,这可能还需要驻村干部们的帮助。”蔡俊彬笑着说。

在个人收入持续增长的同时,蔡俊彬还积极帮助周边群众致富,积极招募村里的小伙伴成为他的合伙人。“在家创业,带动村子发展,一直是我的理想。现在,回村创业的人越来越多,我相信,随着大家收入的不断增加,村里的发展一定会更好。”对于个人以及家乡的未来,蔡俊彬充满了信心。

除此之外,樟田村积极推动村“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利用帮扶资金租地、耕地开荒、购买种苗化肥及雇用种植员等,种植有西洋南瓜、红心番薯、萝卜、花生等农作物。同时,雇用村有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日常种植管理等工作,农业种植试验基地采用村集体所有,合作社管理入股分红制运管方式进行,有效提高了村未开荒土地利用价值,促进村集体经济效益,同时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形成扶贫“造血”长效机制。

“为支持贫困户恢复生产,我们还开展生产自救,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因户施策方式给予适当的饲料、化肥、农药等生产物资补贴,引导和鼓励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樟田村驻村扶贫队长刘建辉说。

目前,樟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06户466人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八有”指标均已落实,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660.39元,实现稳定脱贫。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彭健雄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