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围观
2021-01-20 10:48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李 明  主持

未来专业媒体工作者的重心与关键所在:数据采集、价值挖掘、人工智能实用化

传播内容的生产一直是“内容产业”领域专业媒体和媒体工作者的职业价值基点之一。然而,在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特别是社交媒体崛起之后,UGC(用户生产内容)和OGC(机构生产内容)越来越成为传播内容生产的主体,至少在规模方面早已超越专业媒体及媒体人的内容生产(PGC)规模。

1.传播过程处于数据驱动版图之下

数据在传播全环节中无处不在。对于这些海量数据的善加利用,可以起到对于传播全环节、各要素的描述、分析、控制和预测的关键性功用。因此,在未来传播中,数据资源便成为传播驱动的最为关键性的资源和能量。谁掌握了数据资源、数据的价值挖掘能力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模式,谁就会成为未来传播的掌控者。

2.专业内容生产版图日益缩小

在社交媒介崛起之后,专业媒体工作者独占传播内容生产(PGC)的主体地位已经受到用户生产内容(UGC)和机构生产内容(OGC)的严重挑战。从规模上讲,后两者在内容生产的总量方面已经远远超过了前者,专业媒体工作者生产传播内容的份额比例越来越低。而机器生产内容(MGC)的海量涌现,必然使这一状况进一步加剧。专业传播工作者在未来传播中的主要价值顺乎自然地就不再是进行直接的内容生产。

3. 专业传播工作者的关键和重心转型

今天的专业传播教育、专业传播研究以及专业传播实践的重心,应该从直接的内容生产为主要专业内涵向未来专业传播的关键和重心转型:

一是要学会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技术、数据的价值挖掘、人工智能的数据处理;二是掌握社会内容生产的组织与协调能力,新传播模式的创新与技术支撑能力,传播场景的发现、设计与应用能力和全社会信息流动的平衡与引领能力。

原标题:喻国明:从资讯到关系,解码大数据驱动下的全新内容范式 来源:德外5号2020-08-07


用智能工具更新报道样态   BBC News 开发解释生成器

既要回答公众关心的问题,又要避免在每天更新的新闻中重复地提供背景参考和术语解释,这样的新闻报道需要信息技术的加持。于是,BBC News开发出了一款解释生成器,这是一个类似于搜索引擎的工具,读者可以在上面搜索问题及相关的答案。

1.智能工具,在线答疑

解释生成器一开始只有查阅词条的功能,当读者遇到表示特殊事件(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的词条时,可以通过点击词条来获取释义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查阅功能在避免了跳转页面、中断阅读的情况下,帮助读者快速理解不熟悉的知识和概念,同时为记者免去了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今年疫情暴发,解释生成器开始进一步“升级换代”。

BBC有一个定期征集读者问题的活动,通过这些问题,他们能够更准确地了解读者关心的是什么,从而生产出内容更丰富、更具时效性的新闻。于是,解释生成器变成了现在的提问—回答的形式。通过它,记者每天收集读者问题,并选择代表性问题进行回答。

2.技术和内容相辅相成

虽然目前仍难以判断它是否提高了BBC News网站的总体用户参与度,但数据显示,在阅读这些报道的过程中,约有60%的读者使用了这一功能,这表明读者对这种解释功能是有兴趣的。

此外,BBC新闻实验室团队的分析显示,大多数读者都点击了记者预先选择的问题。抓取用户行为数据并反馈给记者的工作仍在进行,这有利于加深记者对新闻热点的理解,最终实现新闻报道中读者和创作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3.新闻报道的自我革新

对于BBC News而言,解释生成器的研发背后是新闻报道不断进行自我革新的努力。

用智能工具更新报道样态,用优质内容反哺技术升级。数字化时代,新闻媒体只有坚持与时俱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原标题:看新闻时碰到生僻词怎么办?BBC News的新功能值得借鉴 来源:腾讯传媒 全媒派 2020-07-17


腾讯新闻热点运营主编邱帅  解析“爆款”资讯短视频炼成之道

近日,腾讯新闻热点运营主编邱帅站在平台方角度,解析“爆款”资讯短视频的炼成之道。

1. “爆款”短视频的特质:时机、时效和热点

一个短视频能否火爆,和它推出的时机和时效性、能否切中社会热点或痛点相关。比如不久前的《后浪》、去年春节的《啥是佩奇》就是很好的例子。

再比如我们平台去年火爆的、播放量在2000万以上的2个视频:

一个是去年年初巴黎圣母院着火的视频,其中整个塔尖倒下的一幕让大家非常心痛。另一个是李彦宏在发布会上被台下的一个观众泼水视频。这2个视频,一个是重大事件现场,一个是热点事件现场,能够让大家清楚地看到当时发生了什么 事。

2. 新知成为资讯视频新风口

去年年底,我们企业智库做过一个抽样调查。在用户挑选视频内容的因素排名里,第一是重大事件;第二是客观真实;第三是可以增长知识。

“回形针”关于新冠病毒的视频就是很好的说明。疫情期间同类视频很多,但“回形针”制作团队对新知内容做了延展和数据化的、动画性的、科普性表达。当你看到这些动画的时候,你可以和70岁的奶奶解释,这个病毒长什么样;它进入到我的咽喉之后会破坏我体内的什么脏器;有什么样的病毒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以上内容都作了形象还原。

3.短视频风口的几点个人建议

(1)内容优势不等于内容迁移

朋友们可能会在一些现场拿到很多视频内容,但这不意味着它就会成为一则“爆款”视频。我们一定要不断加工,进行更好的处理,才有可能最终成为“爆款”内容。

(2)找准定位,垂直化深入

你要把自己的定位相对垂直化地深入下去,不是今天做美食,明天做科学探索,后天做读书,这样大家对你的印象会比较模糊。

(3)在尽量短的“闭环”内讲好故事

视频起始的5秒或6秒一定要抓住观众的眼球。要么是现场独特,要么是这件事情能让你一眼看中,否则用户没有那么多耐心观看。

(4)触发用户情感共鸣

笑点、泪点、槽点、痛点都能触发用户的情感共鸣,人和机器不一样之处就在于人是有情感的。

(5)不断打破现有形式和叙事规则

要不断探索视频的内容和形式,让大家更快地获得信息,或拥有更好的互动体验。

原标题:爆款资讯短视频的运营逻辑 文/腾讯媒体研究院 来源:记者编辑圈 2020-05-21


负面新闻过度传播  容易形成模仿效应

2020年7月以来,杭州女子失踪案、四川女子失踪案、女大学生失踪案等案件在媒体报道后,引起网民恐慌心理。类似这种负面新闻处理得好,可以引起公众的警戒和反思,但处理得不好,则会造成负面影响。

1.负面新闻过度传播可能引起效仿

2010年3月23日,福建南平实验小学发生砍杀案,凶徒砍死8名小学生。媒体报道后,同年,广东雷州第一小学、江苏泰兴中心幼儿园、山东潍坊尚庄小学都发生过类似事件。

北京晚报副总编辑郭强表示,对这种恶性案件,媒体需尽量避免给更多人造成心理阴影,形成效仿,以免引发更多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和谐稳定的事件发生。

2.造成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误判

媒体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所构建的拟态环境,正在影响公众对社会真实环境的认知。

中国妇女报总编辑孙钱斌说:“媒体要克制炒作、吸睛的本能冲动,把握节奏和度,避免因集中、集纳个案报道引发公众的焦虑和恐慌,导致个案真实代替整体真实,造成公众对环境风险的误判。”

3.负面新闻把握好三个维度

孙钱斌表示,负面新闻报道要把握好三个“度”——事实维度、效果维度、道义维度。

事实维度,即真实报道个案的同时,告知公众总体治安状态,摒弃炒作心态,勿“以点带面”“以偏概全”。

效果维度,即媒体需要对报道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和舆论风险进行评估。

道义维度,即媒体要尊重社会公序良俗,尊重当事各方的法定权利,特别是受害人的人格、隐私,避免“二次伤害”。

原标题:“恐婚”“恐男”情绪蔓延,负面新闻报道过度了吗?文/叶莉 来源:传媒茶话会 2020-08-12


地摊经济火了   新闻报道偏了

在当前大环境下,允许地摊经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但我们也发现一些新闻报道“跑偏”了。

有的报道盲目夸大地摊收入,如《90后女子晚上摆地摊日卖4000,买下奥迪奖励自己》《多地有序开放地摊经济,大排档业主:每天收入3万元》《地摊经济火了!济南老板日入4万》,这些报道至少存在两个问题:

1.新闻要素不全导致真实性存疑

一些报道不讲背景、不讲环境,甚至不讲报道中的主人公在哪里卖东西、卖的是什么东西,单讲赚了多少钱,对公众来说,不能起到借鉴作用。反而,容易让人生疑,影响媒体公信力。

2.混淆“地摊经济”与“规模经济”概念

一些报道生拉硬套,混淆概念。比如,月入3万元的大排档业主每天营业桌数达77桌,日入4万元的济南餐饮老板开业后,每天经营120桌,这些报道中的经营者分明是规模化专业餐饮企业经营者,与地摊经济没有关系。

公众心目中的地摊经济,是天桥上支张桌子给手机贴膜的小哥,是地铁出入口推个小车卖煎饼的大姐,是在各个社区门口临时摆摊卖菜的老伯……媒体将大排档业主和餐饮企业老板作为地摊经济的典型案例来宣传,显然是混淆概念。

原标题:地摊经济大火,新闻报道别跑偏!文/裘真 来源:传媒茶话会 2020-06-04


从场次的井喷到形式的丰富  网络直播开辟政务信息传播新路径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闫永、北京市网络新闻发布中心副主任铁岚,以及新浪微博政务相关负责人,讨论了他们对微博直播的看法。

1. 开辟政务信息传播新路径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国内经济恢复,微博开始携手十几万政务官博,参与到各地助力城市经济复产复苏的行动当中,而直播无论是从场次的井喷还是到形式的丰富,都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副主任闫永说:“‘云时代’,直播在技术、平台、机制等层面的日渐成熟,成为政、企、媒、学各界提升品牌形象、业态转型升级的共同机遇。对于政府机构而言,直播的‘视觉呈现’和‘双向互动’为受众带来了图片、文字、视频无可比拟的现场感、参与感和认同感,开辟了政务信息传播的新路径。”

2. 入场主体更多,场景更丰富

“直播发展的新态势下,政务直播的变化尤为明显——入场主体更多,场景更丰富。从最初的公安、交警各类执法直播、法院庭审直播,到宣传部门的发布账号做各类城市形象宣传直播,再到县长、县委书记、市长、市委书记等各级公职人员入场,从直播宣传再到直播带货,直播越来越被重视,也越来越成为常态 。”新浪微博政务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3. 传统和创新结合,打造政务新媒体品牌

据2020年微博第一季度财报最新数据显示,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5.5亿人,日活用户达到2.4亿,增量均创历史新高。

北京市网络新闻发布中心副主任铁岚表示:“我们会把直播作为一种手段,和我们持续多年的内容栏目和品牌进行结合,把传统和创新有效结合,才能沉淀下内容,形成政务新媒体的品牌。今年,我们还会就北京的文化和旅游策划更多、更有趣的新媒体直播。”

原标题:政务官博如何借助社交媒体抢位“云时代”? 文/叶莉 来源:传媒茶话会 2020-05-28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   深度报道显露“重生”迹象

2020年大家能记得住的关于疫情的报道大都是深度报道,在当下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深度报道的重要性重新得以凸显。

1.大平台对深度报道的重视和扶持

腾讯这几年就做了好几个深度报道的平台。虽然这些大平台都是以做聚合为主的平台,但是它们在做聚合的过程中发现原创的深度报道必不可少,而且纯粹靠“短平快”的新闻信息很难拉开与对手之间的差距,因此增加原创新闻的趋势是不可逆的。

2.各类自媒体的深度报道在崛起

不少原来做过记者的人开设了自媒体账号从事“类深度报道”,他们脱离了原来的媒体平台,在微信微信公众号或者是其他的自媒体平台上表现出了很强生产能力。比如,关于权健的报道出自“丁香医生”,这不是一个机构媒体,但是它可以做很多机构媒体做不了的事情。

3.网络挖掘给深度报道提供了大量新闻线索和采访协助

网络环境下,网民行动为深度报道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因为素材多了,专业媒体的深度报道记者就获得了丰富的线索和工作的便利,各种“网络挖掘机”起到了提供线索和辅助采访的作用。

4.一部分市场化媒体坚持做深度报道

比如三联生活周刊、财新、财经、南风窗、新京报、澎湃新闻等等。这一部分市场化媒体在坚持做深度报道,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特别是在2020年的疫情报道中表现非常突出。

5.各级党媒不断做出有特色的深度报道

中央媒体在完成主流正面宣传的同时,也做了不少优秀的深度报道。比如央视2019年1月所做的秦岭别墅违建问题的调查报道是非常深入的。此外,中国青年报的“冰点周刊”也依然在深度报道领域里不断地推出名篇佳作。

6.深度报道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个新闻信息高速流转的时代,要比拼即时新闻的话,传统媒体相比于网络媒体更加没有优势,所以传统媒体开始强调要向深度报道要生产力。有些媒体在探索内容付费,要把付费墙建起来而且有大量用户订阅,一定要靠深度报道。

文/窦锋昌 来源:全媒派 2020-07-04

(作者李明系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实习编辑 苏心怡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