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论见|采写科普新闻要抓住“四个点” ——以第三届广东省科普好新闻奖作品为例
2021-01-17 21:26
收录于专题:新传播

张妍

摘要

科普新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从深圳商报&读创近年来刊出和推送的科普新闻,以及近期获奖的科普新闻来看,要报道好科普新闻,就要选好切入点、讲出趣味点、巧用“小数点”、找准关键点,同时避免两个误区。这样,科普新闻才能更好地实现传播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等价值。

关键词

科普新闻  体验式报道  时效性

旨在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的报道,可统称为科普报道,涉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技术应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具有很强的专业性。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孕育兴起,科普活动和科普新闻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深圳这座“科技之城”“创新之都”,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科技成为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硬核”动力,也推动着科普活动蓬勃开展。

作为深圳的主流权威媒体,深圳商报定位为“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科技财经大报”,并在2020年5月与深圳市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共建深圳科普传播矩阵,科普新闻有了更好的传播阵地。

2020年9月18日,第二十二届广东科技好新闻奖、第三届广东省科普好新闻奖、广东科技新闻优秀报道专项奖颁奖会,在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举行。在本届广东省科普好新闻奖中,深圳商报&读创的《还记得两年前在大亚湾搁浅的抹香鲸吗?如今,它“重生”了!》及《人类大敌:“超级细菌”》两件作品联袂捧得二等奖。研究深圳商报&读创近年来刊出推送的一些科普好新闻,以及上述获奖科普新闻,笔者认为,写好科普报道要选好切入点、讲出趣味点、巧用“小数点”、找准关键点,同时避免两个误区。

选好切入点  从引人入胜的地方着手

前苏联科普作家伊林曾说过“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在我国,作为公益事业,科普活动往往由政府和相关协会组织,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如何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把活动报道得充分,为读者呈现出一道“好看好吃好玩”的科普大餐,就需要记者在表达形式上做文章。[1]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切入点要引人入胜。

科普新闻《人类大敌:“超级细菌”》的开头,以对未来的假设入手:“未来,杀死我们的可能是人类自己制造出来的‘超级细菌’。”一下子就吸引住了读者。

“边洗手边‘看到’手上的病毒和细菌,‘逛’了一圈病原体迷宫,用移动圆形‘放大镜’道具‘侦查’病毒……”2020年8月13日读创客户端推送的《看新冠病毒如何入侵,逛病原体迷宫……广东推出首个互动体验型新冠专题展览》,同样是写科普活动,一开头就巧妙地选择引人入胜的切入点,让读者有了代入感。

讲出趣味点 生动的故事让报道更易懂

报道科普新闻,要求记者有讲故事的能力。科普新闻不是论文,也不是说明文,应该通俗易懂,在准确的前提下,让非专业的普通受众,也能够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不少人应该知道牛顿如何发现地心引力的故事。故事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苹果砸到牛顿头上,另一个是苹果落到了牛顿脚边。无论哪个版本,这个故事只有牛顿和苹果知道,既然苹果没有嘴,那么大家只能是通过牛顿知道这个故事。所以采访时要请科研人员多介绍新闻背后的故事。

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所长黄三文,曾获得2018年度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笔者在采访他时,就请他讲述了“黄瓜基因组和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研究”中的小故事。黄三文谈到,课题组科研人员先后品尝了18万片黄瓜叶子,科普报道由此切入,生动地讲述这个研究的工作量之大、任务之艰巨。

巧用“小数点” 让数据产生奇特的感染力

数字不仅是新闻线索和新闻采访的着眼点,而且是构成新闻不可缺少的材料和手段。列宁在谈到报刊宣传时说:“不要讲空话,不要空喊,而要善于运用掌握的事实和数字。”用数字说话,能给人以证据确凿的感觉,数字用得恰当,能使新闻报道得更准确、更生动。有时一个或几个鲜明的数字,就可以产生奇特的感染力。[2]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指出,这些无法治愈的超级细菌每年导致70万人死亡,其中包括23万新生儿。如不对抗生素滥用情况加以遏制,到2050年,全球每年死于抗生素耐药性感染的将有1000万人。”在科普新闻《人类大敌:“超级细菌”》里,这组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就让人能够很快懂得超级细菌的危害以及对人类的影响。2020年2月29日读创客户端推送的《冠状病毒有“四大家族”,新冠病毒来自战斗力最强的贝塔家族》报道中,也通过数字说明洗手对于防范病毒感染的重要性。“据调查目前大众的正确洗手率不到4%,张周斌介绍,我们的手很脏,尤其是指尖、指甲和大拇指最脏。没有洗过的手上面有几十万个细菌,平均每个人的每只手上就有超过150种细菌。”

再比如,2017年4月26日深圳商报刊发《“大国工匠”深职院秀绝活》报道中,记者吴吉运用多组鲜活的数据,来介绍中国“深海钳工”第一人、港珠澳大桥深海钳工管延安和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方文墨。

“深入海底45米,为8吨的‘巨人’护航,用中国最‘深’的技艺为保障沉管隧道安全筑起最后一道生命线;每天完成8000多次往复单一的锉修工作,让零件的精度达到0.003毫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45米、8吨、8000多次、0.003毫米、二十五分之一,这5个数字足以说明两位“大国工匠”的手艺之精湛。记者不仅巧妙地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还进行形象地比较,用“头发丝的二十五分之一”来表达,让读者很快就能明白零件的精度。

找准关键点 核实细节坚持准确为要

三年前,深圳海域出现巨型海洋动物搁浅,这是一件前所未闻的大新闻,吸引来各路媒体长枪短炮地报道。海洋动物特别是鲸豚类海洋哺乳动物,对于很多媒体记者来说很陌生,这头海洋动物具体属于什么类型,名称是什么,为什么会搁浅……准确地报道这些内容,就可以更好地为读者解疑释惑。2017年3月12日,笔者第一时间赶往发现这头海洋动物的海域,当时见到的目击者,有大鹏本地渔民、大鹏渔政大队渔政人员,还有追浪潜水中心的潜水教练。其中潜水教练由于在世界各地潜水,见多识广,因此笔者将潜水教练作为确认这头海洋动物的权威信息来源,并现场请教3名下水解救的潜水教练。经过反复确认后,第一时间发出报道,确认这头海洋生物就是抹香鲸。

在接下来的营救中,笔者与参与营救的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海研究所等专家保持紧密联系,在发布抹香鲸的习性等知识前,虚心请教,力求准确。而在其他媒体的报道中,不少记者以“鲸鱼”来称呼抹香鲸,甚至有媒体配上世界上最大的鱼类鲸鲨的图片。

报道科普新闻避免走入两个误区

在报道科普新闻的实践中,报道者往往容易陷入两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 科普报道对时效性要求不高。

有的报道者会认为,科普新闻早一点或者晚一点报道关系不大,只要讲清楚科学知识就行了,对时效性要求不高。其实不是这样。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曾在著名新闻学论文《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给出这样的定义。科普新闻同样姓“新”,也要注重时效性,对新近发生的科普活动进行及时报道,才能让受众最快地了解相关科学知识,帮助解决最新遇到的问题,从而实现科普新闻的价值。

提高科普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关注哪些内容呢?一是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信息。比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于如何预防和控制病毒传播的信息;每年流感高发期间,什么样的人群应该接种流感疫苗,以及流感疫苗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等。

二是科普报道最好与正在举行的大型科普活动相结合。比如《人类大敌:“超级细菌”》这篇报道的新闻线索,就来源于2019年7月广东科学中心联合英国科学博物馆集团举办的《超级细菌:为我们的生命而战》中国巡展。

误区二 报道科普新闻无需深入现场。

新闻界有一句行话叫“脚板底下出新闻”,其意不言自明,就是说新闻记者既要有抢新闻的速度,又要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实践,要有敢于吃苦能够吃苦甘于吃苦的精神。[3]

从发现抹香鲸到最后抹香鲸搁浅,再到在惠州对抹香鲸进行解剖,深圳商报&读创连续进行100个小时的直播。在这4天多的时间里,笔者和摄影记者等同事,几乎昼夜不断跟踪相关信息,从每日早上8点就开始守候在抹香鲸出现的海域,直到夜幕低垂。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20世纪最伟大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曾这样说过。对于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更是如此。兢兢业业地深入现场,不仅能够最接近新闻事实,还能让读者通过图文、视频见证抹香鲸的救援过程。

体验式报道科普新闻感染力更强

报道科普新闻,不仅深入新闻现场很有必要,同时在现场的体验式报道,还能让科普新闻更生动、形象,感染力更强。

体验式报道往往引人入胜,从而化解高技术“阳春白雪”带来的枯燥感。[4]2019年9月,笔者了解到位于惠州市渔业研究推广中心的抹香鲸主题科普教育馆完工,并将在国庆期间向市民游客预约开放,于是第一时间赶赴惠州探营,写成的报道《还记得两年前在大亚湾搁浅的抹香鲸吗?如今,它“重生”了!》,获得第三届广东科普好新闻二等奖。笔者开门见山地介绍整座抹香鲸馆的结构,“分为4个展厅,分别是惠州海洋展厅、鲸豚识别及其生态展厅、结构功能与进化展厅和互动展厅,抹香鲸元素几乎贯通从头至尾。”其次重点介绍了一、二、三号展厅的亮点,让读者仿佛跟着专业导游在参观。

笔者还力求通过“背后的故事”,让体验式报道更丰富、更立体,读者通过报道既能看到“表面”,也能看到“内在”,科普报道的厚度与深度就体现出来了。

(作者张妍系深圳商报驻大鹏新区记者站站长)

参考文献:

[1][4]陈磊.如何在科普活动报道中“抓活鱼” [J]. 科技传播,2012.5(下).

[2]李景亮、杨金玲. 谈数字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J].新闻爱好者,1987.

[3]丁晓平. 脚板底下出力作[J]. 中国新闻网,2019年3月18日.

编辑 刘思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