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缓解停车难题从“挖潜”开始

珠海特区报 丁焕松
2020-12-31 11:43
摘要

协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开放内部停车场地,向社会提供停车位,推动停车资源共享

晚上回家兜兜转转都找不到一个停车位?“停车难”小区车主年底迎来好消息。近日,珠海交警在全市42条夜间交通流量小、停车需求大的城市支小道路,增设5000多个夜间停车位。(珠海特区报12月30日03版)

近年来,随着珠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机动车保有量不断猛增,“停车难”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痛点”。这次,交警部门在42条道路增设5000多个停车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区停车难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

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位供给不足,是车主遭遇“出行难”和“回家难”的主要原因。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83.5万辆。如此庞大的机动车数量,不仅造成城市交通高峰期主干道拥堵,也导致主城区车主停车困难。过去由于对停车场地重视不够,超前规划意识不强,造成历史欠账太多。当务之急是要结合城区停车需求,抓好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增加公共停车位供给。

在增加停车位数量的同时,也要“盘活”现有场地资源。比如,充分利用小区的边角空地、绿化用地和主城区废弃、空置厂房,开发立体停车场项目,增容停车空间;协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开放内部停车场地,向社会提供停车位,推动停车资源共享;鼓励单位或者个人停车泊位有偿错时共享,提高车位利用率等。

值得注意的是,眼下部分车主、商家违规设置路障和抢车位现象相当普遍,既给车辆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也滋生不少社会矛盾纠纷。对此,要进一步细化珠海停车管理有关规定,加大执法力度,责令当事人拆除非法路障,让出公共车位。对一些屡教不改的当事人,要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为回应广大市民停车诉求,从根本上解决停车难题,加强停车场建设和管理,眼下,我市正在推动出台《珠海经济特区停车场建设与管理条例》,相信随着该条例完成相关立法程序后,将会进一步完善我市停车场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为解决停车难题提供制度保障。


实习编辑 陈苑婷

(作者:丁焕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