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带你回顾深圳司法的2020
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司新宣 文/图
2020-12-31 10:27

2020年,是一个格外值得记录的年份。挥手间,2020已经从我们的指缝间悄然流逝,回首这一年,有哪些事让你刻骨铭心?有哪些人令你难以忘怀?今天,用10大“关键词”带你回顾“深圳司法”的2020!

01:法治“键”

新冠肺炎疫情“战疫”打响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把科学防控和依法有序防控作为疫情防控的关键武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导政府各职能部门依法行政,引导市民依法办事,确保深圳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面对如何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法科学有序的法治保障这道“必答题”,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深圳市司法局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当前的重大政治任务,迅速进入状态,以先行示范的担当作为,及时按下“法治键”,出台2.8万字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期间重点领域行政执法工作指引》,向社会大力提供调解、公证、法律援助、司法鉴定等“不打烊”法律服务,让深圳战“疫”更有底气、更有力量、更有秩序。此外,深圳市司法局下属监所单位闻令即动,在广东省监所单位率先实现封闭管理和隔离备勤,取消休假,全警按“执勤战斗、隔离备勤、外围保障”模式,分三批全部投入疫情防控战,通过执行最高勤等级,守好了一监二所的大门,确保“零输入、零感染、零事故”。

02:逆行者

2020年,“逆行者”成为对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的称呼。在这场战“疫”中,广大医务工作者、疾控工作人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科技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公安民警等等做出重大贡献的人,均被称为“逆行者”。他们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决心,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有些同志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逆行者”展现了中国人民面对生死考验时坚守岗位、不畏艰险的优良品质。

为了战胜疫情,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深圳司法行政系统也涌现了一批逆行者。他们是为疫情防控出谋划策的深圳市司法局下沉干部,他们是为确保场所“零输入、零感染”逆风而行的监所执勤干警,他们是24小时“不打烊”的公证员,他们是为企业和人们给出法律指导和建议的律师,他们是为守护一方热土英勇无畏的深圳十区司法行政人……

03:复工复产

12月16日,“复工复产”入选“202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新词语”。复工复产,是指因特殊原因、特殊时期、非常时期而使全部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不能进行生产活动、生产经营活动、停工停产后,由国家和地方政府统一指导的复工与复产相关事项及系列问题。

疫情防控工作要严抓,企业复工复产也不能松懈,深圳司法行政系统主动作为,“急企业之所急,想市民之所想”。在疫情防控期间,深圳市司法局升级法治地图为全市683个社区提供贴心的法律服务、推出“三库一检”在线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深圳各区司法局编印相关法律指引为企业答疑解难;深圳开启“战疫有法”行动,组织全市优秀律师成立75个志愿服务团,深入街道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深圳公证处与深圳市工商联合作成立“暖企公证服务团”,提供精准公共法律服务支撑;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充分发挥“粘合剂”作用,及时化解劳动关系、合同等涉疫纠纷,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04: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法治政府建设是深圳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且历久弥新的重要工程。早在2008年,深圳就在全国率先出台《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并依托该指标体系大力推进全市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各领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近五年来,深圳在广东省依法行政考评中均被评定为优秀等次且三次位列第一,在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开展“全国百城法治政府评估”中也多次排名第一,在2017年荣获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和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颁发的“法治政府建设典范城市”称号,在2020年7月,荣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称号,成为首批获评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这份重磅嘉许也成为深圳经济特区40周岁生日收获的一份惊喜厚礼。

40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时代磅礴伟力的推动下,法治建设始终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伴同行、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为提高对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情况的掌握,有针对性地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短板和弱项加以改进提升,深圳市正在建设全国首个法治政府信息平台,覆盖政府立法、行政执法、执法监督、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法治政府考核、法律顾问等领域相关工作,为各行政机关提供依法行政信息支持,为社会公众提供更便捷优质的信息服务。

05:变通规定

40年来,深圳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诸多方面实现了数十个“全国率先、业内首次”原生创举,为中国法治建设树立了时代标杆和参考蓝本。截至2020年6月,深圳共制定法规235项(其中经济特区法规194项),政府规章319项,是全国立法最多的城市,初步形成了与国家法律体系相配套,与国际惯例相接轨,与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法规框架。近两年,深圳立法化解“黑托管”危机 保障孩子安全;推行公共场所电梯“制造+维修保养”一体化,立法为电梯使用提供安全保障; 构建完整的现代破产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出台全国首个个人破产条例,解除创业者后顾之忧;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前海蛇口自由贸易试验片区条例》,修订《深圳经济特区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条例》,聚焦制度创新,完善“前海模式”,在投资贸易、金融服务、法治建设等领域持续探索、变通和突破,让前海这片“特区中的特区”更有法治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支持深圳实施综合改革试点,一揽子推出27条改革举措和40条首批授权事项”。在首批授权的40个事项中,涉及近百项具体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有关政策条款的调整适用,具有很强的创新性、突破性。比如在新兴领域立法方面,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大数据、生物医药、医疗健康、信息服务等领域都是探索方向,数据条例、新一代人工智能促进条例、数字经济产业促进条例、细胞和基因产业促进条例、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中医药条例、民用微轻型无人机管理暂行办法等都要纳入2021年立法计划。

06:直播带“货”

疫情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也给互联网和新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最为突出的就是“直播带货”和“地摊经济”。为紧跟网络时代,深圳市司法局也开启了一场特别的直播。3月28日,深圳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溪林做客深圳广电集团“壹深圳”客户端直播间“直播带货”,就深圳“惠企16条”和企业复工复产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解答,吸引了逾50万网友在线收看和关注,不但让市民收获了丰富的法律干货,还让“深圳司法”也“火”一把。

在地摊经济打得火热的时候,深圳各区司法局顺势摆起了“地摊”。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式施行,各地掀起了形式多样的学习宣传《社区矫正法》热潮。福田区司法局主动走街串巷,向居民派发社区矫正宣传资料,讲解社区矫正知识;为进一步满足社区居民与老年人的法律服务需求,南山区司法局在“千年古城”里摆起了地摊,通过面对面法律咨询、有奖趣味问答、派发资料和宣传品等多种形式,针对老年人群体的法律“疑难杂症”集中进行“把脉”、对症“开方”。

07:合规

合规,最初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在发展过程中,合规概念逐渐从银行业延伸到不同的行业和领域。深圳市司法局将2020年确定为“合规建设年”,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法治城市示范”战略定位,从政府合规、企业合规、行业合规、涉外合规等方面全方位推进城市合规体系建设先行先试,努力将深圳打造为合规示范区。

深圳市司法局牵头成立鹏城法律合规研究院、深圳大学合规研究院等一批合规研究智库,搭建企业合规建设交流平台;开展深圳市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后备)人才境外培训,支持招收全国第一批合规方向法律硕士研究生,积极推进企业合规专业人才培养;策划推出国内首档《案说合规》节目,面向企业和市民持续推广合规概念、根植合规文化;打造企业合规法律风险自测平台,组织编写《民营企业合规与法律风险防控读本》等系列合规指导丛书,助力企业提升依法合规管理水平;率先开展国有和民营企业合规管理体系建设试点,为企业提供系统性合规培训,为全市各类企业推进合规管理提供经验;积极研究草拟全国首个城市合规管理体系建设专项政策文件,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先行先试,努力让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08:《民法典》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民法典》是新时代的人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一时之间,民法典冲上了热搜。

深圳市司法局紧扣“民法典,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深圳民法公园作为全国首家有影响的民法文化综合展示和传播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让游人在“踏遍青山,风景这边独好”的愉悦中学习民法知识,体悟民法精神;《民法典》点亮深圳地标;“民法卫士号”邮轮邀您一起乘风破浪;《民法典小人书》将法律的严肃严谨与生动活泼的漫画结合起来;“普法总动员”微信小程序让市民在游戏中学法懂法;由66名讲师组成的“民法典宣讲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1260场讲座;《民法典》进社区、进海岛、进学校……让《民法典》这部“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走进千家万户。

09:法治城市示范

建设法治示范城市是深圳的责任,更是深圳长远发展的基石。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从五个维度进行切入:一是绘制示范“施工图”,积极研究制订法治城市建设规划、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牵头草拟全市“十四五”规划法治建设专章;二是筑牢改革“法轨道”,牵头落实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系统梳理并上报需要修法的诉求,保障改革创新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三是优化营商“法环境”,牵头推进“依法抗疫”,依法保护商事主体合法权益,牵头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深圳荣获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牵头推进街道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依法行政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法治环境继续领先;四是形成法治“新共识”,牵头推进合规城市建设,推动一批项目落地,模范法治社会建设富有成效,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五是提纯服务“新成色”,牵头推动第二代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公共法律服务成色更足,市民的获得感更多。

为了总结深圳在法治建设领域的经验和做法,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从今年5月中旬开始组织编撰《深圳经济特区40年法治建设创新案例选编》,这本书精选75个案例,全方位展示了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在立法、法治政府建设、司法、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所作出的有益探索,系统梳理总结深圳法治建设可推广复制的经验,是深圳法治建设的一本百科全书;为全面客观反映2019年深圳法治建设情况,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从今年6月初开始组织市、区有关单位编撰《深圳市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9)》,这是全国第一份以业务数据展示为主,涵盖市、区两级业务,全面客观反映依法治市工作质量的白皮书,全书分为立法工作、法治政府建设、司法工作、法治社会建设四大板块,以后每年将会定期编制发布法治建设年度报告。

10:法治评论

2020年,正值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重要时刻,深圳发布《深圳法治评论》创刊号,该刊定位于高端领导决策读物,以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形式,聚焦深圳法治建设,刊发高水平、可实操的应用性政策研究,作以内部刊物形式,为上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成为实务部门法治交流的窗口。此外,“宪法宣传周”推出的《法治头条》、即将上线的“法治星空”等栏目,都是深圳市司法局推进法治城市示范建设的重要工作成果。

《深圳法治评论》由深圳市委依法治市办和深圳市司法局创办,2020年6月开始以季刊形式发行。《深圳法治评论》聚焦深圳法治建设,致力于服务好深圳法治城市示范建设,成为本市依法治市工作的重要推动力量。编委会领导由市委依法治市办领导担任,杂志编辑顾问囊括众多知名专家学者,内容涵盖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合规等法治建设方方面面,内容精彩丰富。出刊以来,《深圳法治评论》获得良好社会反响,所刊文章被法制网、民主与法制网、北大公法网、“读创”等权威网站转载,一些国内知名专家主动投稿。深圳市司法局着力打造一本高水平的法治期刊,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法治城市示范建设,打造深圳法治“封面”,催生深圳法治“学派”。

见习编辑 连博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司新宣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