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深圳岁月
作者 王伟 朗诵 蓝予
2005年,我来到深圳,当时所在的项目是在“南光四标”。条件异常艰苦,租住在一个垃圾场。没有住处,大家就一起动手,在闲置的空地上用竹竿、铁皮搭建一个临时生活住所。大家说干就干。广东人干活自是勤快,简单的几根竹竿用塑料扎带绑紧,人就在腰带上缠着扎带,沿竹竿攀爬而上,地上的人陆续依次地递竹竿。瞧,彭学文虽然个子不高,但身手敏捷,爬上攀,活脱脱像灵活可爱的猴子。只要绑好一段竹竿,大家就开始围铁皮。量好尺寸,用手电钻开始钻孔,嵌入铆钉后铁皮就牢牢的固定下来,很快,简陋又舒适的铁皮房搭建好了。
青菜、肉、汤是广东人不可缺少的食谱,工人们打好饭,并用一个小碗盛上汤,坐在厨房边上的空地上或蹲或站,这时,就有人怂恿陕北后生王贵宝唱一首陕北民歌。盛情难却也是爱好所致吧,王贵宝丝毫没有扭捏作态,大大方方地站了起来,声音洪亮地唱了一曲陕北民歌《兰花花》:
青线线的那个蓝线线
蓝个英英的彩
生下一个蓝花花
实实的爱死个人哟
……
大家听着美妙的歌声,顿时,感觉饭菜真的好美味了。
最有意思的是,初到南方的我,第一次觉得蚊帐是那么重要,每晚我都能听到蚊子在蚊帐外面嗡嗡地叫着,听久了,我喜乐地认为,那是蚊子在为我歌唱呢。
即使生活是艰苦的,但我们都在努力建设深圳。不久,深圳从小渔村一跃成为国际一流的大都市。
没错,深圳离不开每一个深圳人的奉献。作为中国建筑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吹响了新的号角,我们又进入“第四跨海大桥”的建设,我们愿意为深圳的明天再创辉煌!
深圳岁月,难忘的岁月,这将是我人生中收获最大的财富!
(以上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
王伟,1993年《延安日报》发表小说《刘三嫁女》,1997年在《陕西日报》发表《农民难当》。深圳福田作家协会会员、深圳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选入《中华文学》《叁花》《人民作家》《鸭绿江》《陕西广播电视报》《火花》《中国诗歌报》《莲花山》《人民作家》等各级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数百篇。小说《驻村干部》获得“经典杯”华人文学大赛小说类二等奖,《暴雨前后》获得《中华文学》2019年度小说类三等奖,散文《深圳打工》获得“莲花山”征文优秀奖。
朗读者
蓝予,本名王惠平,深圳特区报新媒体《读特》“聆听美文”栏目的编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深圳市作协理事。现已出版一本长篇小说《苏醒》,五本散文集《得闲来叹茶》《人与动物的距离》《转身回眸》《心灵的故乡》《柳黄霜白时的背影》等。一本《蓝予国画作品选》,一本《“清风雅韵”蓝予国画集》。
监制:夏岩青 录制:杨义 编发:读特APP 点本文右下角:下载读特客户端收听。
如果您喜欢《聆听美文》,请给我们投稿,加微信:251330018